李臨秋百歲特展【臨秋三唱】向一代詞人致敬


圖:郝市長龍斌(左)觀展【臨秋三唱】李修鑑(右)導覽

(本報訊)台灣歌謠名曲〈望春風〉、〈四季紅〉、〈補破網〉風行台灣已超過一甲子,一百年前的4月2 2日,它的歌詞作者李臨秋誕生在臺北,在大稻埕展開他多姿多采的影音文化生涯,是傳奇,是驚豔,更是台北最具臺灣特色的無形文化資產,不僅豐富了台灣的流行文化質地與內涵;他的詞,如同春風之於百花,滋潤千千萬萬個悲歡歲月中的台灣人心。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2日特別邀請老、中、青三代台灣歌謠詞人,齊聚寧夏路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歌詞樹」下,由久違的廣播名嘴、電視常青節目「蓬萊仙島」主持人李季準先生為老朋友跨刀現身主持,在郝市長的帶動下,以台語「歌詞接龍」的方式,和三代詞人、作家,方文山、施文彬、李疾,一起對句呼應李臨秋震動人心的歌詞美文,為這位出身台北的台灣一代歌謠詞人舉行百歲紀念特展暨新書發表會。
台北市長郝龍斌出席李臨秋百歲紀念特展時表示,李臨秋用歌曲表達台灣人的心聲,豐富台灣人的文化;他就李臨秋作品〈望春風〉「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進行歌詞接龍「陣陣春風陣陣吹,天星伴明月」,並獻詞表達敬意。他也期勉在場的施文彬、方文山兩位年輕詞人,讓台灣歌能持續發展。
知名詞人方文山表示,流行歌曲是通俗文化重要的一環,也是社會的共同記憶,他盛讚李臨秋的作品是臺灣情感宣洩的出口和寄託,而且不分世代都能認同,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六、七年級生的共同記憶;原為外省子弟、卻因台語歌走紅的施文彬則說,他希望自己能在面對語言困境時,擁有如同李臨秋的智慧,他會繼續寫台語歌,用台語讚美土地、安慰鄉親。詩人李疾當場獻上自己以李臨秋作品串聯的詩句,台灣歌謠專家莊永明則是清唱李臨秋作品組曲。
李臨秋的六子李修鑑先生除了向在場表達感謝,也說了李臨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他說,李家因為熱情好客為人作保導致家道中落,李臨秋從「少爺」淪為「工友」,但仍半工半讀,並教導他們「教育的重要」,他從整理父親史料過程中,了解父親做事謹慎的態度;未來家居環境將開放民眾參觀,也將會重現往年在家中教唱等景況。
李臨秋百歲紀念展現場以李臨秋「作風」、「詞風」三個主要單元,規劃「臨秋三唱」百歲紀念特展,呈現李臨秋生平、歌詞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展出文物非常精采,包括〈望春風〉、〈補破網〉等名作手稿,〈四季紅〉原版唱片老曲盤,以及中國第一部來臺放映的電影〈古井重波記〉電影本事、臺灣第一首電影宣傳歌,也可以說是「第一首臺灣流行歌」〈桃花泣血記〉原版唱片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
《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一書的發表,是開幕活動的另一項重頭戲。文化局表示,過去研究彙整,李臨秋先生所遺留的詞作總數大概在四十餘首左右,此次,經過李氏家族李修鑑先生提供遺稿,以及多位民間文物收藏家提供曲盤和歌單資料,發現,李臨秋生前所遺留下來的作品竟高達一百八十餘首。藉由李氏生前手稿、文獻與絕版曲盤的整理,《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可說是目前最完整的李臨秋生平傳略與作品集。
「臨秋三唱」李臨秋百歲紀念特展」即日起至6月30日,每日10:00-12:00、14:00-17:00於臺北市寧夏路89號3樓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大同分局3樓)展出。 此外,臺北市文化局為紀念臺灣前輩音樂家李臨秋先生對臺灣歌謠的貢獻,特別在4月25日(六)假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李臨秋百年紀念音樂會」(晚上7時至9時),邀請知名歌手紀露霞、李美靜、金澎、林姿君等現場演唱,邀請大家至重溫大眾熟悉的動人歌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