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的主張 之二

進步的民進黨──掌握改革議題主導權

過去二十年,民進黨透過主導改革議題,扮演著台灣進步的力量。我們在野時推動實現了解除黨禁與報禁、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台灣住民自決、婦女參政保障,並在執政後推動公民投票、社會安全體系建構、永續發展、非核家園、陽光法案等等。因為掌握改革議題的能力,使得民進黨可以一直壯大。
但我們在執政五年後,卻逐漸失去了光榮感。很多人在問:民進黨究竟是要以黨領政、還是以政領黨?為什麼過去的理想,在執政時不能完全貫徹,或是半途而廢?
很多黨員告訴我,他們可以接受黨的理想一時無法實現,但不能接受黨失去理想性。失去了理想,大家將不知為何而戰。
幾經檢討與反省,我認為部分問題在於:民進黨執政之後,「黨的角色」與「黨政關係」定位不夠明確。執政前,全體黨員很清楚黨的理想與目標;但執政後黨的角色模糊了,在施政上沒有太多著力的空間,只能在一次次選舉中,共同承擔整個團隊治理的成敗。
要重新定位「黨的角色」與「黨政關係」,有三部曲。首先,要找回黨的理想性,黨要能重新掌握社會的脈動,持續提出進步的改革主張。其次,黨要有能力將改革主張轉化成具體政策,匯整成為政治議程表,掌握設定改革議題的主導權。最後,要透過政策主張來建構新的黨政關係,將理想確切落實在施政上。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標,有三項具體作法:
一、 要提出反映社會價值的政策──黨中央要更貼近民意的脈動。相關的政策部門,要與社團、智庫、各種專業人才做更緊密的互動,建立堅強的顧問群,甚至要逐步發展為智庫。針對諸多重大有關人民生活的議題,例如針對賦稅改革對財富重新分配的效果、因應WTO時代的農民照顧、勞退新制對勞資關係和經濟發展的衝擊、高齡化社會的老人照顧體系等,黨必須要提出進步的主張。
二、 要讓行政部門充分掌握黨的方向──未來中常會不能只有從政黨員的施政報告,也要讓從政黨員有機會來聽取黨部經過吸納民意、結合進步力量後所提出的主張與法案。就算這些更有理想的改革議題無法立刻實現,黨也有義務與責任透過各種傳播管道,將這些進步的理念宣揚出去。
三、 架構黨政間政策協調平台──黨中央要與各行政機關以及立法院黨團,在政策主張與實踐期程上強化溝通協調,賦予政策會執行長更高的權限。使黨更為貼近民意的改革主張,能具體落實在行政與立法的時程表當中,減少黨政間的落差。民進黨在價值上要強勢主導改革議題,但在決策上要形成一個溝通、協調、整合的柔性平台。
我們從來不是以黨領政的列寧式政黨,但也不應只是選舉機器。政黨是一個因信念結合的團體,追求的是長期價值的領導。當行政部門可能會因執行問題牽絆政策制定、進而模糊了價值堅持時,黨必須維持主體性與進步性,用價值引領行政部門的政策和執行,而不只是扮演行政體系的文宣部門。
我期盼能夠結合社會進步的力量,讓民進黨持續提出改革議程,引領施政,推動國家發展,讓民進黨永遠是最進步的政黨。我相信以我在中央、地方的長期歷練與經驗,一定可以促使民進黨朝這個方向邁進。
這是游錫?的主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