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婷 婷 自 傳

          承蒙長輩厚愛,鼓勵我參加本屆考試委員遴選,雖然不勝惶恐,但是作為一個多年從事人才栽培的教育工作者,希望在這重要的崗位上,作棉薄的貢獻,謹在此簡述個人的求學、就業心路歷程,或許能夠表達我主觀的感覺及志向,以供客觀者評價。
如同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一樣,我在臺大政治系雖然名列前茅畢業,內心是茫然與徬徨的。畢業後,短暫的擔任助教,只是延長這個茫然與徬徨而已。唯一的內心渴望是一種年輕人的希望之火─大學畢業就夠了嗎?還是要繼續深造?如果要深造,要繼續政治學領域,還是要轉換領域?結論是「先賺學費再說吧!」於是我報考並錄取了華航空服員,展開了新的生涯。
在華航兩年半,我慶幸的不只是累積了一筆深造的學費;而是也建構了我一生處事的理念及信仰。身處三萬英呎的高空,我從送毛巾與餐點,和乘客的互動過程中,領悟到:乘客的心態是緊張與期待的。在當下,那是一種本能對安全的焦慮(畢竟空難並非不可能);在對未來,是一種到達以後,期待的美好。作為機組員,我們能提供的不僅是餐點及毛巾,而是信賴和安心,讓旅客充滿信心,他們將會安全的抵達目的地。過去二十多年來,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我知道學生對作業、考試、研究論文的撰寫,是充滿了焦慮,我的責任就是鼓勵、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在公平的制度下,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
我相信作為一個考試委員的責任也是讓更多的人「對現在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而我們在其中,不只是付出,而是得到更大的喜悅。
華航工作二年多後,我赴美國留學,轉攻資訊工程。對一個政治系畢業的學生,在一所學術聲望很高的大學,六年努力的克服焦慮和不安,終於順利拿到博士學位。畢業當時,資訊工程系正是美國最熱門的領域,我並沒有留下工作的想法,只想盡快回國。最後,順利到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任教。
在清華大學二十多年,歷經教學、研究、指導學生、行政等職務。在教學方面,我的圭臬是「準備、準備、再準備」,即便是非常熟稔的科目,每一堂課都充分準備才走進教室,我也常常參加新進教師教學研習營,傳授我寶貴的教學經驗,希望更多的老師有相同的想法,讓學生受益;對於學生的教誨,不僅僅是課業的督導,我更重視生活的學習。
在研究、指導學生方面,我們要做最好的研究,發表在最好的期刊,而不是為了增加論文數字。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的實驗室,在國際上,有關VLSI/EDA 領域,也有相當的名氣與認可;然而,學生的程度不可能是一致的,對於落後的學生,我會因材施教,建立學生信心最重要。我常常和學生晤談,我的對象,不僅僅是清大資工的學生,外系、外校的學生,我都樂意協助;談話的內容,不僅僅是學業,更多的主題是有關人生觀。在服務方面,在學校內,我擔任各項行政工作;在學術社團,我擔任國內外學會幹部、主辦國際學術會議……等。行政工作繁雜,又要兼顧教學、研究,誠屬不易,但是秉持捨我其誰,也就樂在其中。
我領悟到,學校不也是一架飛機,教職員是機組員,而學生不就是乘客。學生們一方面對現實很焦慮;一方面對未來很期待。我身為教職員,就是要協助學生安全到達未來,這是和我過去在華航以來的理念責任是一樣的。
個人認為我資質算是正常,表達力平平,幸運能獲得些微肯定,除了歸功於一起共事的同仁、學生的協力合作,相信應和我這種讓學生「對現在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的信念有關,這信念也扮演了補拙的功能吧!
展望未來,如有機會進入考試院服務,我相信我仍將一秉過去的信念,讓考生、公務員「對現在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機關是一架飛機,考生、公務員是乘客,考試委員是機組員,我的期許,是讓考生安心的參加公平的競爭,錄取後,安心的工作,對未來充滿希望。另外,我的學術專長為資訊工程,對於系統數位化、自動化,也可貢獻一些力量。
個人很幸運能夠先後研讀人文與科技兩大領域,深深感受並且相信:不論在國家社會或個人層面,人際關係溝通與和諧之培育與科學及科技之訓練,兩者必須齊頭並進。前者為倫理教育,事關公務員服務態度;後者為技術教育,事關公務員做事方法。個人將努力以赴,把此一理念融入國家考試結構中,俾能對公務員素質之提升有所貢獻。(2014,5,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