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法即筆墨! 華梵美術系倪又安木刻版畫展現真功夫】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5/8台北報導】



以「刀法即筆墨」見長的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倪又安獨鍾刀刻版畫,創作風格游移在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之間,彷彿一轉身就從塵世來到山林,其「白蓮座上──王午個展」現正於臺北市無事生活茶館舉行

,吸引許多版畫迷慕名而來。

70年次的倪又安老師擁有許多分身,章三、李巳、王午、趙陸等都是他的化名,他認為筆名傳達的是一種觀念,透過換名操作不同的媒材、藝術脈絡與風格,便能突破跨界,「王午」即是他發表版畫作品時使用的筆名

特別的是,大學從美術史轉換主修為版畫的倪又安老師,即使從理論轉向創作也從未停止研究書寫,他提出「刀法即筆墨」作為木刻版畫語言的核心,不像一般傳統木刻是先畫好稿子,再畫在木板上按圖施工,倪又安老師的刀子就是鉛筆,直接在木板上硬碰硬,下刀定江山。

最令藝文界稱奇的是,倪又安老師或深或淺、可輕可重的刀痕,有傳統書法中鋒用筆「力透紙背」的精神在支撐,那種直接、陽剛中帶有波動與頓挫的美感,無論主題或圖像為何,都展現出「起手無回大丈夫」的氣概

「白蓮座上──王午個展」展出倪又安老師近兩年的木刻版畫創作,也有和書法、剪紙、詩塘拼在一起的作品。例如從大海中奮力躍起的兩隻魚,上面寫著「生死疲勞」,風格激昂,視覺強烈,試圖表現所有眾生在現實生活、六道輪迴中,不斷打轉的無止盡勞苦,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件〈公公的小舟〉則刻畫倪又安外公的半身胸像,胸前安放一艘摺紙造形的小舟,肩上再加上迷你版的倪又安自畫像,一方面紀念小時候外公教他摺小舟,另外也蘊含著文人書畫中小舟為隱逸的寄託,以及佛法中度人到彼岸的象徵,是此次個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說,王午的木刻版畫創作既像自然的民間生活,又隱藏逃離世間的文人氣息,游移在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的平衡間,古雅中帶有樸拙的韻味,「一轉身彷彿就從塵世來到山林,既親切又遙遠,這是特別的才!」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林仲如主任也說,倪又安老師不是為創作而創作,刀刻版畫早已成為他的日課,平常在學校一有時間就拿刀出來刻,作品產量相當驚人,此次展出只是一小部分,歡迎大家即日起至26日到無事生活活版印刷小茶館欣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