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在暨大 環境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5/4台北報導】
圖:前中研院院長、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教授以「從韌性邁向永續的進程」為題發表演講。--學校提供
2024年5月4日至5日,第7屆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以「韌性亞洲」為主題,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舉辦為期2天的國際研討與交流會。高峰會邀請13個國家來自產、官、學、社各界上百位講者,就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共規劃22場平行論壇、2場宗教社會創新圓桌論壇及1場減塑工作坊。高峰會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開幕,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經濟部長王美花、政務委員林萬億、立法委員羅美玲、監察委員紀惠容以及地方首長等貴賓均親臨與會。
由暨大原、漢、港、馬、印、以及巴拉圭的學生所組成,代表南島文化的甘美朗跨界樂團拉開序幕。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歷921、2016年0206台南震災、今年0403花蓮震災等災難,都能展現韌性,越來越能適應這些災害的衝擊,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共同合作。他認為我們從災難中學習,實際上,社會創新最重要的就是怎麼樣從草根的力量,大家結合在一起,然後大家願意為故鄉、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甚至為這個區域做更好的保護。曾經擔任「行政院921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現任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在悠揚的音樂中引用愛爾蘭詩人葉慈《航向拜占庭》的詩句:「我飄洋過海,來到聖城拜占庭,希望在熊熊聖火中,能夠對著聖城的朋友吟唱過往、當下、與未來」。黃院長表示,921地震時,他在埔里看到台灣民間所展現出來的強大韌性與活力,他希望埔里能扮演好「聖城」的角色,成為台灣的希望。
而擔任首位演講嘉賓的前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則以「從韌性邁向永續的進程」為題發表演講。一開始他便以幽默的「諧音梗」表示,現今的世界比較常見的不是韌性,而是人們的「任性」。他引用希拉蕊·克林頓所提出有關「社區的重要性」來強調,隨著世界許多地區變得都市化,傳統家庭價值越來越不切實際,我們需要一個強大且健康的社區來撫養我們的孩子。他更進一步地闡釋,面對光害、氣溫上升與二氧化碳排放所導致的溫室效應、以及極端氣候的威脅,我們只剩下8、9年的時間,我們不能讓地球繼續超載下去,他提醒:人類應該立即覺醒,承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已遠遠超越了地球的負荷,否則只會走入滅亡之途。末了院長更語重心長地提出4點勉勵與建議:1.與所有的人類攜手並進2. 重新崇尚節儉的美德。3. 不盲目地促進消費,不再盲目地從事破壞性的大建設。3. 打造更合理的社會組織。4. 經由科學與教育的提升,讓我們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作為地主的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武東星引用Bye Bye塑膠袋創辦人梅拉蒂(Melati)的話,他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夢想自造家(Changemaker),對於環境友善的想法與作為,都必須要真實地落實在生活中,並影響他人。他鼓勵學生勇於創新、並有勇氣承擔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減塑、農業溯源低碳韌性……等議題,為永續的環境與社會做出具體貢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