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祥醫師,出生於瑞芳鄉下,父親是一名台電工人,雖然家境清苦,但他從小就立志發奮讀書來改善家計,憑著努力如願考上建中、台大醫學院,畢業後順利當上台大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並在1998年底以第一名拿到台大醫學博士學位。1999年2月,廖永祥為病人做超音波檢查時,隨手把儀器往自己肚子靠,讓他看到了螢幕上十公分大的肝腫瘤,兩天內他進入開刀房切除腫瘤。那次開刀,廖永祥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肝臟。五個月後,廖永祥僅存的三分之一肝臟,再度長出腫瘤。此時,他毅然再接受治療,儘管醫學專業告訴他,自己可能只剩半年壽命。在上主恩典、醫療協助、家人關懷、自己努力下,廖永祥多活了七個年頭。
廖醫師罹病期間肝癌曾四度復發,他的妻子鄭愛柔(惠霙)曾提出『捐肝救夫』提案,但廖永祥因不捨家人為他捐肝,決定個人承擔後果,癌症快速轉移到骨骼與肺部, 2006年1月28日(正好當天是農曆除夕日)病逝。其實,廖永祥早在大四時,就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當時的他B肝抽血正常,以為自己身體正常,卻因為沒加做『腹部超音波』喪失治療肝癌的黃金治療時機。但怎奈世事難料,就在他拿到醫學博士後一個多月,他仍被肝癌巨浪衝垮了傲人的高牆。廖永祥醫師從1999年發現罹患肝癌到過世,意外地,由醫師推估的半年變成七年。他的妻子鄭愛柔(惠霙)收起悲傷,在眾人的協助下,成立『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之友會』(以下簡稱廖友會)喚起大眾重視肝癌、關懷癌症病患遺屬,及其它公益活動。
廖友會創會理事長黃瑞仁院長表示,協會在去年11月的理監事會已經提出更名為『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生命教育協會』希望透過出版本書喚醒民眾對生命的熱愛,就算在面臨死亡與疾病的威脅時,也能用正面且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癌症或各疾病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廖醫師從小就是B肝帶原者,但因為只憑抽血結果正常而未加做腹部超音波及癌症指數篩檢,導致錯失治療肝癌的良機,希望透過廖醫師的女兒廖翊安、廖翊如兩位女兒透過寫書來表達對父親的思念,讓社會大眾在面對家人生病時,如何透過親人支持的力量,幫助大家用積極醫療的態度來面對癌症,甚至推廣癌友應有的生命教育觀及醫療資源介紹,讓病友在醫療、疾病宣導、預防醫學上都能有所認知。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談到,當時廖醫師1999年生病時,曾經尋求台大師長的幫助,我們也用了許多最好的治療方式來幫助他,但畢竟預防勝於治療,肝基會成立26年來走遍全台已免費抽血篩檢BC肝炎及甲種胎兒蛋白等超過60萬人,2021年更將積極規劃推動全台偏鄉40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由肝基會向社會愛心企業募款執行。期望肝癌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遺憾不再發生!
肝基會執行長粘曉菁醫師也是廖醫師的學妹談到,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宣示2030年全球消滅病毒性肝炎(B肝及C肝),因此,近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加強在C肝篩檢及治療。但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C肝引起的肝癌確實有逐年下降,但B肝相關的肝癌發生案例沒有明顯下降。肝病麻煩的地方,就是肝臟沒有神經,所以,有可能一發現症狀時,就已經是棘手的末期,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及早篩檢,檢查自己有無會導致肝癌三部曲的B、C肝病毒感染,並好好追蹤治療。
廖醫師大學同窗陳建煒醫師說,我們是民國69年入學台大醫學院的同學,如果現在他還在世的話,也都快60歲了,有時候我們還會想起大學時期的點滴回憶,也因為廖醫師過世後,在親友的協助下成立協會,因此,我也支持推廣全民預防醫學講座的理念,身為同班同學的我也當了廖友會理事,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到肝病的傷害了!目前已知道只要壓制B肝病毒,讓病人病情長期穩定,在肝臟尚未纖維化之前,能阻絕肝癌的發生。即便B肝病人從肝纖維化轉變為肝硬化,只要長期壓制病毒,也能減少六成的肝癌發生。過去政府對抗病毒性肝炎,因為1986年起的大規模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降低B肝帶原率,成績傲視全球,等同在B肝的初級預防上打了第一場勝仗,如果廖醫師及早發現肝癌,根據現在台灣肝病的治療技術及醫藥的發展,或許到現在廖醫師可能都還能活得好好的。
廖永祥醫師的遺孀鄭愛柔(惠霙)表示,2003年SARS期間,廖永祥在醫院照顧SARS病患,先生擔心怕把病毒帶回家而不敢回來,當時我只我告訴他說,一切以病人的需要為優先,我不怕你把病毒傳染給我們。鄭愛柔(惠霙)說,雖然過去我的丈夫在第一時間錯過了治療B型肝炎導致肝癌,但是希望透過為廖永祥醫師成立的協會,讓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感染B、C肝,約360萬人,能夠定期抽血及超音波檢查來避免成為下一位肝癌的受害者,我想這也是廖永祥在天上希望我們能繼續幫助他治療民眾疾病的遺願,透過協會的醫療講座及疾病的衛教宣導,讓更多人身體能夠變得更健康。
鄭愛柔(惠霙)記者會現場提及非常感謝陳健弘醫師,陳醫師是廖醫師的大學同班同學,更是永祥最後一次住院時的主治醫師。廖永祥在2006年一月十六日在病魔的催折下,不得不請陳醫師安排住進台大醫院,病中儘管時而昏迷,但永祥為了怕家人照顧他而過度勞累、而要求進入加護病房,但也囑咐不要浪費醫療資源進行急救。最後廖太太依照他的心願決定提早出院,準備回家過年,感謝醫院以救護車協助廖醫師回家。隔日, 2006年1月28日上午(當天是農曆除夕),永祥安詳的在家中辭世,留給親人與朋友無限的哀思與追念。
廖永祥醫師台大醫學系69年入學的同班及同為台大胸腔科同學,現為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分院院長余忠仁教授說,大三的永祥在解剖學首頁上寫著「願上蒼在他的醫學生涯中,永遠堅強、質樸、愛心、好學不倦」…。就如同初入醫學殿堂的崇敬之心與自我期許,而就在永祥在往後的二十多年人生中,也是謹守「堅強、質樸、愛心、好學不倦」來自許,並不因為生病而改變,余忠仁和廖永祥醫師更是同為胸腔內科的同事,一路相互扶持到永祥離開人世。
廖永祥醫師逝世15週年紀念系列活動,第一個活動就是出版廖永祥醫師紀念新書『打開時光膠囊的生命對話』其作者為廖翊安、廖翊如、鄭愛柔及江復正,現為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之友會協會秘書長也是該書的共同作者廖翊安提到,這次出版這本書的起源給十週年的時候,媽媽想要出一本爸爸的生命故事。比較像傳記的方式,完整的記敘他的一生,分享給後輩、後代。因為他的人生經歷確實有許多能讓人反思的地方,且其中一些也有點戲劇化的成份。廖翊安還說到,我想要加入一些爸爸書信部分,因為發現除了我曾有跟爸爸寫的一點點交換日記外,其實他還有很多的書信、日記。當中,有他對我們要說的話,日常的記錄、反思與回饋。從中也能看到他的性情,對信仰的堅定,對人生的態度,對我們的期許,對自己的感嘆,希望也能分享,不只是這樣能更貼近這個人真實感的一種呈現,也是因為有很多真的是因著他那樣人生經歷才能有的,對生活事件的回應,是我常常現在低潮時,看到家書也能得到安慰與幫助的力量,希望能夠帶給社會大眾在挫敗中想要尋找的一道溫暖的希望。
廖醫師女兒另一位作者廖翊如說,我想起父親在2001年8月寫給我的這段話:『Lu Lu人生的路途上,難免會跌到,但跌倒,不是哭嚎,不是自憐自艾,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再爬起來,該縫的還是要縫。看來如今你已是經得起考驗了,Daddy真的很高興,看到妳說「還要再騎腳踏車,還要再去花蓮」。是的,人生不怕跌倒,只要再爬起來就好。廖翊安提到對父親的思念,『謝謝您當時留下這些文字,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邁入三十歲的我,被您當時的人生體悟和生活教導,安慰了。此刻人生的路上,我好像又迷路了,或許沒有像Lu Lu的單車車禍事件那樣發出巨響、流血一樣的挫敗,但此刻的處境,我好像默默地坐在地上,還不願意起來,或許是因為老成的靈魂眼光被矇上一層現實感的透鏡,還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挫敗,面對需要處理的傷口或錯誤。但你說的沒錯,只要再爬起來就好了,該縫的還是要縫,該治療的還是要治療。即便羞愧痛苦,你不也是面對了10公分的腫瘤 ; 面對了第一次復發 ; 面對了栓塞手術的失敗 ; 面對了又一次的開刀....,即便癌細胞轉移,你也面對了,你接受化療接受住院,你面對著閉上眼睛也可以看見的生命盡頭,你接受著這一切,你面對它們,直到最後一口氣。』
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之友協會現任理事長陳永旭表示,這是一本癌末父親知道自己即將不久人士,希望能留下和親子間的互動,給未來的她們一些成長互動的陪伴,廖醫師生病時,兩位女兒,當時年紀還小尚在就讀國小,從童真的書信互動到現在長大成年後,再把書信重新閱讀,每個不同時期的閱讀都是一種成長蛻變後的喜悅。從書中的書信往返,可以看到廖醫師在生病前後對人生看法的巨大改變,誠心希望透過本書可以給家長和孩子多些不同的生命教育觀點。
陳永旭理事長說,9年前導演廖永祥醫師紀錄片,進入廖醫師一家人的生命歷程,當初是因在醫學系教書需要一些上課教材才跳下去當醫療紀錄片導演,希望透過『醫師變成病人』這樣的主題,開發一系列當代良醫典範影音醫學教材,尤其當時廖永祥醫師說到,「人若獲得全世界而失去健康,那有什麼意義!」這句話深深影響著我。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替廖永祥醫師完成他無法繼續衛教宣導的夢---『透過廖醫師自己的生病經驗,讓大家學會知道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也將廖醫師的生平做完整的紀錄,希望能傳承廖醫師為了病人不顧一切的精神,去影響後代習醫的學子們。尤其是看到廖永祥醫師在罹患肝癌的生命最後階段,滿腦子掛念的還是病人及臨床、學術工作,到他生命結束前一個月,才離開工作崗位,相信這就是現在醫學生所需看到的身教典範。
陳永旭理事長談到,當時拍攝廖醫師紀錄片時,廖翊安、廖翊如都尚在就讀大學,也許當時太年輕還不太懂得表達如何對父親的思念,但經過這些年的社會歷練與沉澱,他們透過寫作及尋找過去父親彼此互動的書信文字,找到如何重新面對自己。
2021年1月28日這天出版紀念廖永祥醫師15週年的書,這天同時也是廖永祥醫師逝世的日子,我希望她們能永遠記住這一天,並希望藉由這本書喚醒民眾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及在面臨死亡與疾病的威脅時,能用正面且積極治療的態度來面對癌症,甚至感染更多正向力量幫助癌友。陳永旭理事長希望目前因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影響而無法和家人團聚或經歷事業人生低潮的朋友,透過本公益書籍能夠幫助大家在心靈上能有一些正向的慰藉。本書開放公益免費索取,相關詳細索取辦法請上http://www.drliaw.org.tw(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之友會)
法人登記資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