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管學會:五都電視報導,頌綠批藍
台視、華視、公視最中立 七成電視台的政黨偏差已有改善
(本報訊)競爭激烈的五都選舉,即將由廣大選民在27日投票選出心目中的理想候選人。中華傳播管理學會26日公布第四次「電視無偏運動」分析報告,發現在11月19日至24日這段選情更加緊繃的期程中,多數電視台的選舉新聞反而表現得更為中立,明顯淡化了原先具有的政黨偏差情況,令人欣喜。例如在前三個星期燈號都是深綠的民視與三立,這次已經亮出了淺綠的燈號,儘管在光譜上仍然比較接近深綠,仍然值得肯定;而上星期燈號為淺藍的中視、年代、東森、中天、TVBS等電視台,這次燈號也逐漸從淺藍趨向中立,同樣值得肯定。一貫維持中立的則有台視、華視、公視,堪稱模範生。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主任賴祥蔚回顧11月1日至11月24日這段選舉過程中的電視新聞表現,發現以總則數來看,呈現頌揚綠營、批判藍營的情況。賴祥蔚分析指出,這段時間十家電視台共有837則五都選舉新聞,其中與五都市長候選人有關的新聞中,有268則是正面頌揚市長候選人(藍營83則、綠營127則,楊秋興16則、兩黨兼具42則),綠營比藍營加上楊秋興(99則)還多了將近三成;另外有337則是負面批判市長候選人(藍營213則、綠營89則、楊秋興18則、兩黨兼具17則),綠營被批判的則數還不到藍營的四成。賴祥蔚說,一部分原因是執政者的包袱較多,因此容易被批判,而藍營執政縣市(北、北、中)的人口多於綠營執政縣市的人口,因此批判藍營較多本屬合理,不過單單以人口比例來看,顯然不足以解釋前述數據一面倒的情況。
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莊伯仲分析指出:隨著選情增溫,五都選舉的新聞則數在最後一週又持續增加了一成,其中民視(64則)與三立(78則)數量仍然最多,佔了所有選舉新聞的將近一半(142/292),顯示這二台特別重視選舉議題;在平衡報導方面,民視、三立有明顯進步,需要論點均衡的新聞多數已達要求(民視九成、三立六成多),但表現最佳的仍是台視、華視、公視;此外,各台新聞內容尚能符合公共利益,沒有扒糞揭密、隱私八卦、或怪力亂神之情形。 在政論節目方面,多數維持上星期的燈號,沒有明顯改善。莊伯仲指出:相較來看,電視新聞在追求專業與中立方面的自律精神,顯然遠勝政論節目。各節目第四星期燈號分別為:深藍有TVBS【2100濤新聞】,深綠有三立【大話新聞】與民視【頭家來開講】;淺藍有TVBS【新聞夜總會】、中天【新台灣星光大道】、中天【台灣大論談】;淺綠有三立【新台灣加油】。莊伯仲也發現,在選前最後一星期,電視新聞的表現比報紙新聞來得中立,許多報紙都有鮮明的政黨偏差。
出席記者會的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教授指出:電視新聞存在南北失衡的情況,對南部關注較少,這可能也影響了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他樂見選舉新聞趨向中立,並呼籲電視台要思考為什麼電視新聞的政黨偏差有改進但政論節目卻沒有。
前廣電基金董事長、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表示:電視新聞要勇於批判,只要給被批判者答辯機會即可;至於媒體立場,一方面是市場考量,另一方面是老闆的意識型態,這可能造成新聞室的社會控制與內化,必須注意。鄭教授同時建議未來進行類似研究時,可以設計更精細的類目,把發言時間、表情、強度都列入分析。
賴祥蔚說,包括台視、民視與TVBS等電視台的新聞部門主管,都曾主動詢問學會是如何認定政黨偏差,展現對公民團體監督媒體的溝通誠意,值得肯定;TVBS也主動表示:如果是針對黃金時段單一小時的分析,或許會偏重某一政黨,但是如果連續分析兩小時,應該就會發現該台會在稍後新聞加以平衡。
賴祥蔚說,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將於12月正式公布從11月1日到11月27日選舉當天的「電視無偏運動」完整研究報告;對於這次的缺失,例如觀看的電視新聞與政論節目有限,沒有區隔一般新聞與置入性行銷或假新聞,會在報告中提出檢討;未來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也將繼續監看總統大選的媒體表現,如果能力可及,將會把範圍擴大到電視、報紙與廣播新聞,希望各界不吝批評指教。
(本報訊)競爭激烈的五都選舉,即將由廣大選民在27日投票選出心目中的理想候選人。中華傳播管理學會26日公布第四次「電視無偏運動」分析報告,發現在11月19日至24日這段選情更加緊繃的期程中,多數電視台的選舉新聞反而表現得更為中立,明顯淡化了原先具有的政黨偏差情況,令人欣喜。例如在前三個星期燈號都是深綠的民視與三立,這次已經亮出了淺綠的燈號,儘管在光譜上仍然比較接近深綠,仍然值得肯定;而上星期燈號為淺藍的中視、年代、東森、中天、TVBS等電視台,這次燈號也逐漸從淺藍趨向中立,同樣值得肯定。一貫維持中立的則有台視、華視、公視,堪稱模範生。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主任賴祥蔚回顧11月1日至11月24日這段選舉過程中的電視新聞表現,發現以總則數來看,呈現頌揚綠營、批判藍營的情況。賴祥蔚分析指出,這段時間十家電視台共有837則五都選舉新聞,其中與五都市長候選人有關的新聞中,有268則是正面頌揚市長候選人(藍營83則、綠營127則,楊秋興16則、兩黨兼具42則),綠營比藍營加上楊秋興(99則)還多了將近三成;另外有337則是負面批判市長候選人(藍營213則、綠營89則、楊秋興18則、兩黨兼具17則),綠營被批判的則數還不到藍營的四成。賴祥蔚說,一部分原因是執政者的包袱較多,因此容易被批判,而藍營執政縣市(北、北、中)的人口多於綠營執政縣市的人口,因此批判藍營較多本屬合理,不過單單以人口比例來看,顯然不足以解釋前述數據一面倒的情況。
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莊伯仲分析指出:隨著選情增溫,五都選舉的新聞則數在最後一週又持續增加了一成,其中民視(64則)與三立(78則)數量仍然最多,佔了所有選舉新聞的將近一半(142/292),顯示這二台特別重視選舉議題;在平衡報導方面,民視、三立有明顯進步,需要論點均衡的新聞多數已達要求(民視九成、三立六成多),但表現最佳的仍是台視、華視、公視;此外,各台新聞內容尚能符合公共利益,沒有扒糞揭密、隱私八卦、或怪力亂神之情形。 在政論節目方面,多數維持上星期的燈號,沒有明顯改善。莊伯仲指出:相較來看,電視新聞在追求專業與中立方面的自律精神,顯然遠勝政論節目。各節目第四星期燈號分別為:深藍有TVBS【2100濤新聞】,深綠有三立【大話新聞】與民視【頭家來開講】;淺藍有TVBS【新聞夜總會】、中天【新台灣星光大道】、中天【台灣大論談】;淺綠有三立【新台灣加油】。莊伯仲也發現,在選前最後一星期,電視新聞的表現比報紙新聞來得中立,許多報紙都有鮮明的政黨偏差。
出席記者會的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教授指出:電視新聞存在南北失衡的情況,對南部關注較少,這可能也影響了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他樂見選舉新聞趨向中立,並呼籲電視台要思考為什麼電視新聞的政黨偏差有改進但政論節目卻沒有。
前廣電基金董事長、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表示:電視新聞要勇於批判,只要給被批判者答辯機會即可;至於媒體立場,一方面是市場考量,另一方面是老闆的意識型態,這可能造成新聞室的社會控制與內化,必須注意。鄭教授同時建議未來進行類似研究時,可以設計更精細的類目,把發言時間、表情、強度都列入分析。
賴祥蔚說,包括台視、民視與TVBS等電視台的新聞部門主管,都曾主動詢問學會是如何認定政黨偏差,展現對公民團體監督媒體的溝通誠意,值得肯定;TVBS也主動表示:如果是針對黃金時段單一小時的分析,或許會偏重某一政黨,但是如果連續分析兩小時,應該就會發現該台會在稍後新聞加以平衡。
賴祥蔚說,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將於12月正式公布從11月1日到11月27日選舉當天的「電視無偏運動」完整研究報告;對於這次的缺失,例如觀看的電視新聞與政論節目有限,沒有區隔一般新聞與置入性行銷或假新聞,會在報告中提出檢討;未來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也將繼續監看總統大選的媒體表現,如果能力可及,將會把範圍擴大到電視、報紙與廣播新聞,希望各界不吝批評指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