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畢業30周年重聚會:黃士尉

NTU1982畢業30年重聚會三部曲    
撰稿人:黃士尉
首部曲
同學,你在哪裡  ──為1982NTU三十重聚而作   一轉眼離開台大已三十年,辦同學會最大的難題是「同學,你在哪裡?」
     三十四年前的暑假,國小一到四年級同班的同學,特別回到小四的教室,為我們四個考上大學的同學辦了歡送會,那個年代上大學不容易,鄉下孩子的純樸可愛也讓人難忘,在沒有紀念冊、缺乏通訊錄的情況下,幾個主辦的男同學憑著小時候排路隊回家的印象,騎著腳踏車一一去打聽,哪一座橋邊、哪一間店面附近,住著哪一戶人家,十年不到,變化不大,全班竟然幾乎全數到齊。
     二十年後我們這一班,又辦了一次同學會,還把四個年級的級任老師都找來,盛況空前,有趣的是年過七旬的小二導師劉維源,男同學親自登門把他載來,因他是在學期中替代了我們請長假的羅惠玲老師,一餐飯都吃完了,他還是不記得教過我們,而我卻始終記得老好人的他,在班上鬧哄哄的時候,總是開出支票,你們誰安靜不吵鬧我就帶誰去我們家果園摘水果,我不知被他誇讚過多少次安靜聽話,卻從來沒有機會跟他去果園,也從來沒有人去過他家果園。
     四年級的林碧椿老師則笑稱我們的同學會不夠看,她剛剛參加完幼稚園同學會,會場上每個人都穿上繡有自己名字的圍兜,我想是因為童年的面容差異太大,不穿上叫不出名字吧!
     一年級的廖吉枝老師模樣沒變,我對她不好意思的是,小一打預防針,都是老師坐著,我們輪流趴在老師腿上,露出屁股去施打,小孩子怕痛,嘴巴一張開,口水就滴在老師裙子上,不知道怎麼開口跟老師說對不起,事隔多年,依然記掛。
    不管年歲多大,見到什麼階段的同學,記憶就往那個時期靠攏。
     還記得那個赤足上學的年代,班上一個女同學來自台北,腳上蹬的是名牌「生生皮鞋」,她個性強悍,塊頭高大,喜歡追逐修理調皮的男同學,沒事踩上一腳,讓一些男生對她恨得牙癢癢,同學會上紛紛向她先生告狀,有趣的是,女同學偏偏早早嫁了一個高中老師,這個老師又教過那些男生,這下可好了,「師母以前好兇,現在還兇不兇?」成了同學會上最夯的話題。
  國中念的是私校,大家一路升上少數幾所高中,住家又近,彼此保持聯繫不再困難,加上同窗出了名醫,又在家鄉開業,三不五時總會有同學或陪家人或親自登門,留下新近聯絡資料,失聯人口大幅減少,相熟的結成莫逆,年年相約出國同遊,情比姊妹深。
高中同學來自各地,泰半升上大學,婚嫁之後忙家庭忙工作,在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情況下,失去聯絡是很正常的,比較惱人的是「同學相見不相識」,有一回在救災的新聞裡,我清楚看到受訪的區長余星華正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學,利用洽公的機會去拜訪她,不巧她不在,我留下字條自我介紹,也沒回音,後來在不同場合見到面,她都說高中以前的事她全忘了,一臉狐疑,死不相認,弄得我尷尬萬分,還好這筆帳多年後總算要了回來。
  畢竟,同學還是有記得你的,也有讓你分享榮耀的,一樣是高中同窗,一樣是出現在電視上,這次是金曲獎頒獎典禮,頒獎人黃韻玲小姐熱切地要求在場人士為四十八歲入圍新人獎的羅思容鼓掌,早已拿到她專輯的我,完全不知她入圍的事,坐在電視機前大叫驚呼,她一直是班上的美聲歌后,畢業多年,終於讓她的好歌喉獲得肯定。
幾個月後,我們的歌手同學邀約了一群高中畢業即各奔西東的同學,把我們退休後加入合唱團的導師楊大江也請來台北,在區長同學作東之下,暢敘別後種種,當然區長同學的健忘事件也成最大笑柄,會後大夥移師大安森林公園,歌手同學吉他伴奏,年近七旬的導師現場演唱,我想不會有太多人有這種福氣,高中畢業三十年,你的導師還能精神飽滿唱歌給你聽,伴奏的是剛獲金曲獎肯定的歌手。
   大學同學有系上的、社團認識的、同住一室的,我還發展出沒有一起住過的室友,實在是一間小小寢室擠了七個人,如果脾性相投,大家的感情就會特別深厚,畢了業常回去探望老室友,跟剛住進來的新室友結了緣,就成了沒住在一起的室友。
那個年代女生第五宿舍住了許多僑生,有一年開學,醫技系室友廖觀寶從香港回來,帶回一封信,是她留在大陸的二哥趁暑假和她碰面時幫一位高姓朋友託付的家書,要她回台時幫忙轉達,高老先生曾在鐵路局服務,就只有這一條線索,室友很煩惱,臺灣她才認識幾個人,這封信八成送不出去,結果我花兩塊錢打了兩通電話就找到了。
  第一通鐵路局,人已退休了;第二通打給一位父親也在鐵路局工作的朋友,結果他說「高先生啊!他就住我們家樓下!」隔天那封信就送進高家。
我想找人真是要靠點運氣,當然還有不懈的努力。
   幾年後這位在我們眼裡像褓母一樣的室友也失聯了,趁著和其他室友去香港玩的機會,我打定主意要找到她,先是利用住宿期間學會,說得還算流利的廣東話打去查號台,運氣不錯,果然有她名字登記的電話,二話不說,立刻打過去,接電話的是位老先生,我很清楚的告訴對方我的來歷,他是室友的父親,也很清楚的告訴我女兒結婚後不住這裡了,電話呢?沒有!天黑了,老先生可能想睡了,明天天亮他精神好我再來追問!
   第二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我已想到第二招,室友的妹妹廖觀慈也來台灣念過書,該不會這個女兒的電話也沒吧?老天保佑,電話有了,即刻撥過去,糟糕,是公司電話,一大早還沒有人上班呢!我是再打回去跟老爹要妹妹家裡電話,還是等上班時間再打去找人呢?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以上兩個選擇我都沒得選了,當天行程是去海洋公園玩一天。
  等我回到市區,找到電話,公司沒人,已經下班了!老爹!對不起,我又來了,這次言明是要廖觀慈家裡電話,再速速撥過去,「佢咦嘎沖涼,等暫打來呀!」應該是她老公接的。等等等!我今天等定了!
  妹妹洗完澡,電話也要到了,故事就結束了嗎?沒有!
   妹妹給的電話竟然是空號,打回去確認,妹妹自己也試打,真的是空號,這不是見鬼了嗎?她說姐姐家電話一直是這支,最近也還在聯絡,不知為何變空號,她不著急,我很著急,我明天又要在外面跑行程,沒法打電話了,不能再這麼耗下去,我想到另一招,給我姐姐上班電話,好了,這下換妹妹說不知道了,沒關係,公司名字給我,我自己查!
查號台給了一支公司電話(還好給的是這支,後來才知道三支電話只有這支晚上有人接聽),我打過去一問,公司的人先是說她不在,要家裡電話嗎?報出來的還是原來那個,我說不對不對,那個號碼我有,是空號,有沒有別的,幸運之神眷顧,接電話的人一抬頭居然發現白板上寫著她的新電話,她還來不及通知家人的新電話!
  晚上十點半,廖觀寶帶著剛看完病的女兒回到家,電話響了―—「我係小鬼(室友對我的暱稱)呀!」真是見鬼了!有一分鐘她說不出話來,她連家人都來不及通知的新電話,居然我會打過來!凌晨一點半,她在先生開車護送之下,見到了找她找得好辛苦的老室友!
  第二天即刻更改行程,傍晚我們一起上了去澳門的飛船,住進旅館時,驚嚇指數再度爆表,櫃台給我們的房間號碼居然是208,正是我們在台大女生第五宿舍住上四年的房號!
   香港之行尋人成功,增加我無比信心,十八年前去雪梨旅遊探親時,我把作家柏楊女兒念法律系的郭本明也列入走訪名單,她念完大三就到澳洲結婚去了,從此天涯海角,杳無訊息。每回報章上看到柏楊和詩人妻子談及他這個與前妻生的女兒,總有一點不諒解的味道,我很替郭本明抱不平,回想當初大一剛認識她,聽說她喜歡交外國朋友,也很快跟美籍男友訂婚,理由就是希望政治受難的父親有朝一日能擁有外國籍,多個護身符。不管她在父親面前如何叛逆,我知道她心裡應該是有些話從沒對父親說,尤其是父親綠島歸來快快就結了婚,彼此的隔閡更加速擴大,不捨她的處境,我特地寫了一封信給柏楊先生,讓他知道在我們眼裡,這個女兒跟他看到的其實很不一樣。當時眼疾開刀的柏楊,不方便見客,但讓秘書給了我女兒雪梨的地址電話,我就充當橋梁吧,往後郭本明一回台,總要拉著我們幾個朋友到他父親家中坐坐,雖然口裡是說:「柏楊都快死了,你們還不來見見他!」其實這在之前是同學間的禁忌呀,誰敢提出登門的要求呢!
  北一女畢業三十的聚會,郭本明班上同學黃美月託我聯繫她,當時新聞經常報導誰又去加護病房看柏楊了,父親重病她卻遲遲未返台,趁同學會聯繫之便,我在e-mail裡納悶問她,誰知她立刻打越洋電話進我辦公室,追問:「我爸怎麼了?」原來她一直不知老父臥病,甚至意識已模糊之事,急急返台,也在我們的建議協助之下,找到了同一時期念台大,卻始終沒有對話的同父異母兄長,老作家故去之時,五個兄弟姊妹終於第一次聚首。97年5月中的追思會上,她的兩位法律系學長,即將卸任的陳水扁總統與即將上任的馬英九總統都參加了,到此她認為台灣社會已還給她父親公道,當初她就是因為父親的莫名繫獄,矢志要成專業的法律人,也許有還父親清白的一日,只是學業未竟就移居異鄉,創造自己的人生去了。
  二年前我又去了一趟雪梨,住在伯父家,在WHO任職多年的伯父,早年也曾因朋友有台獨主張而遭警總約談,是柏楊的書迷,八十五高齡的他和伯母陪著我,由堂弟開了二小時的車,造訪郭本明位居國家公園內離海邊不遠的住處,她喃喃說著,近三十年,臺灣沒有一個親友來過這裡探望她,我心裡想,你跑這麼遠,誰能像我這麼瘋狂呢?要不是和她一樣新南威爾斯大學畢業的堂弟正巧以前工作地就在附近,我也沒這本事找到!雖然她定居美國的媽媽偶爾會來此小住,我想最終她還是認為父親對她影響這麼大,關注卻不夠,我多麼希望她人生已經過半,就把伯父想像成父親的化身,在大家開心合照的那一刻,忘掉上半輩子所有的不愉快吧!
  系上同學畢業之後總有零星的聚會,規模不大,十五年,是個大數,該要辦一場大型聚會,場地時間都決定了,困難的是許多人早已不知何處去,主辦人之一的我,心想香港雪梨都找去了,人在台灣就更不用怕,線索一個一個追查,電話一通一通追問,成效不錯,只是要有耐心,多費唇舌,那年頭沒聽說有電話詐騙的事,接聽電話顧忌比較少,比方記得同學李瑞瑛家在基隆開瓦斯行,就打給基隆朋友,三兩下就問出瓦斯行電話,也從同學媽媽口中問出她美國的電話。最困難的是毫無線索,那就只好老方法,查號台,名字特殊又有登記就好辦,苦的是一個「楊福全」,104告訴我一共有13個,我要找哪一個,我也不知我要哪一個,那就通通給我!不行!原來她一次只能給兩個,你除了記下電話,下一次104,又換另一個接線生,你得解釋半天,再要另外兩個,而且還沒找到人,你也不知哪一個是,哪一個不是,試了幾次,我決定放棄,一個月後在圖書館裡找到他,不是他人在圖書館,而是我在翻查資料時,發現他的名字出現在和他學經歷相關的研究報告上,上面又註明他的服務單位,人就這樣現了蹤!只是同學會已錯過,為了補償他缺席的遺憾,幾年後我又幫他找了特別想見的人,重溫一下男同學乍見,誰的頂上「禿」誰的中間「凸」的樂趣。女同學變化也是一絕,我有一位高中極瘦的女同學戴立蘭,體重只有四十公斤上下,生了孩子,步入中年,體貌劇變,同學初見面聊了二十分鐘,還有人輕碰我的手肘暗問,「這個是誰?」我故作正經地說:「戴立蘭沒空參加,她派媽媽出席!」
   同學多年不見,好不容易現身,彼此話匣子打開,關心彼此的近況發展,通常都是很難散場,但偶爾也會碰到讓你傻眼的狀況,我就遇過一個貴為某國立大學系主任的老同窗(姑隱其名),人一到立刻吃將起來,不管其他同學是否到場,就急著要離開,問他原因居然是家裡垃圾沒人倒,假日再放一天會臭掉,那嫂夫人不是在家嗎?他老兄說孩子小,看著小孩無法下樓倒垃圾,我說老同學二十年不見,還比不上一包臭垃圾?傳出去怎麼見人?當場發願7-11應該幫這些顧家男人解決垃圾問題,最近好像真的開辦此一業務,阿彌陀佛!
  為了彼此天遠地隔,見上一面的不易,我還曾提筆作成「口湖老人見面會議紀錄」:
各位親愛的戰友:
   感謝老隊長的慷慨大器 容容的馭夫有方 毓勤的獨門魅力,所有弟兄姊妹八方聚攏,讓我們共同品嘗封存30年的口湖佳釀,對談一夜 重點整理如下(如有違實,概不負責,各憑良心見證)
1.     毓勤榮膺口湖人駐美代表,負有我方訪美大小事務綜理權
2.     安之派駐南投國姓,深耕基層,協助口湖人繁榮地方經濟
3.     永平持續奉獻高等教育,與秀珠負責照顧口湖人交大子女
4.     衍珍專力通訊科技研發,熟諳華和碩家務事,理財一點通
5.     康寧坐鎮南台灣中鋼大業,多年歸還教會,樂意導遊高捷
6.     世平開展科技業務,不忘厚植本土文化,堪為台灣人表率
7.     崇義懸壺濟世之餘,勤學外語解囊異邦,足稱地球人楷模
8.     珍珠升官在即,精通檔案管理護持家小,人情往來今夜始
9.     為松悠閒醒客族,有意認養成年子女,請嚴守門戶防犬失
10.    毓文模範公務員,關心人口老化,鼓勵生育,請能者遵辦
11.    章和無事一身輕,推廣有機素食潔牙無網路無手機漫活家
12.    芳玲賢慧醫師娘,洗腎容易洗衣難,宜蘭伴手禮莫忘分享
13.    景森佐理家務,街頭橫行,萬里馬拉松,公務生涯原是夢
14.    美月知法莫玩法,惜福最幸福,有樂大家分享,有難自當
15.    士蔚作育英才,肆虐同儕,欺善不怕惡,不信邪放馬過來
   其實網路開通以後,找人就快速便捷多了,沒事Google一下,許多人的下落立見分曉,更不要說Facebook風行以來,只要他不改名,英文名字拆解得出,照片出現過,有用e-mail習慣,或者服務單位網路上有人事資料,即始隱匿多年也很快現形,例如上述社團老友聚會,多數的人都是被我上窮碧落下黃泉四處開挖而來,有些人不用手機,不用網路,不上班,還是被我從深山洞穴裡開採出來,大家都很好奇,其實電腦還是比不上人腦,像我腦子裡就是裝著誰的五叔公和誰的三舅媽認識,誰的大表姐隔壁班還有誰的二表哥,小學同學按照出生月日排座號,我是班上最小的,座號是最後一號,每次點名點到我等於讓我又熟了一次序號;國中座號按姓氏筆畫,也有規則;高中按成績名次,非常敏感,全都穩穩躺在記憶庫裡,搜尋起來清清楚楚,對我而言,許多想找卻找不到的人,就是會讓我坐立難安,非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情如姊妹的208室友1983農化系李芳華畢了業就到賓大深造,半年後結了婚還寄來照片,隨後不知為何大家都弄丟她的地址,台北的家我們雖都去過,但後來全家移民,問不到住處,二十年來,每一次室友天南地北相聚就會想到她,期間有人移居德國,有人外派荷蘭,有人留學美西,有人遷往澳洲,我們都維持聯繫,獨獨缺了她,好像最後一塊拼圖非拼完不可,結果在一次社團朋友的聚會上,一樣苦尋她不著的農化系同學張伯俊和我同時想到一條線索,她父親是知名醬油公司高級幹部,早年派去紐約創廠,就這樣雙管齊下,我寄了一封e-mail到紐約廠聯絡處,也寫了一封信給臺灣總公司的董事長,兩邊都快速給我回報好消息,等待二十多年,就差這麼一個靈感。而我也在聯絡上的兩年後,去年暑假飛到費城去見見這位久違的室友,她拿到博士後,在賓大主持一個研究室,先生馬學勇兄也是1978校友,取得電機博士後,負責賓大的電腦中心,夫妻都奉獻賓大,成新一代的移民了。
   暑假除了去美東,還輾轉到愛荷華州Cedar rapids,拜訪一位小學同學林莉君,由她負責經營的夫家產業因遭逢五百年大水患,損失慘重,幾經整頓,漸復舊觀,她那捷克裔的夫家胼手胝足,擁有目前全美最古老最大的木造廠房,而我這個出身苗栗頭份望族的客家姊妹,絲毫不讓鬚眉,咬緊牙四處貸款整建,熱愛藝術的她,還充滿愛心,讓許多未成名的藝術工作者能以低廉價格租用她闢建的工作室,寄望有一天在大家持續耕耘努力下,發展該據點為世界最大的藝術中心,她帶著我們參觀了已經進駐的雕刻、攝影、劇場、陶藝、設計、繪畫、工藝----種種領域,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築夢之所,聽她說鉅額的貸款要到99歲才可以還清,我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遠離故鄉的她,正在進行的是多麼讓鄉親驕傲的事啊!
 同學的相聚就是讓原來平行或歪斜的線條在交會時出現美麗的角度
       美國中部之行還有意外收穫,林莉君的夫婿David在愛荷華大學就學期間,曾受教名作家聶華苓夫婿Paul Engle門下,活躍當地的莉君和聶女士也有數面之緣,她還特別要我從臺灣帶去作家「三輩子」的簽名書,在她的安排下,我們一行五人一起登門造訪了這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五月間她才回台辦了「百年文學新趨勢 聶華苓文學展」,八十六高齡的她,仍在電腦面前辛苦整裡稿作,準備在大陸出簡體版。坐在前輩作家楊逵、商禽、白先勇、林懷民、七等生、吳晟等人都登臨過,有「半個世界華文文壇」之稱的客廳,看到主人家整片牆來自世界各地的面具蒐藏,我們興奮異常,吱吱喳喳,作家知道我們遠從臺灣來,特別拿出剛剛收到的馬總統的親筆信,包括她和總統近期合影的照片,要我們欣賞,知道我們電腦能力還可以,更迫不及待要我們幫忙解決她的檔案複製問題,也許是照片太多,記憶體不足,她又反覆複製,造成停擺,我笑說「聶老師,電腦裡現在可能有九輩子了,別再複製貼上了」,老人家不以為忤,開懷大笑,後來還是莉君抱走了電腦,整理好再送回去。
       身材嬌小的作家獨居在校區坡度頗高的住家,先是下山導引我們開車進來,又要開車導引我們去「國際作家寫作班」暑期讀書會一開眼界,進進出出,活力充沛,細數她四十年間來和夫婿邀請了超過千名的各地作家,共同灌溉文學的園圃,在這條迂曲山路上來回的是多麼堅毅、勇往直前的身影啊!
    見過小學同窗,美西見到的是自己系上的四個同學唐瑤琨、洪惠芳、溫善惠、趙涵華,她們雖然住得近,其中也有近三十年彼此失聯未見的,重逢的故事永遠充滿戲劇性,總之我們五人晚飯後攜手同遊Disney downtown的心情,就只能借杜甫的「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來訴說了,當晚還不是燭光,年過五十的我們為尋找一個最好的據點看煙火,拔腿狂奔,宛如年少,璀璨的煙火,乍起乍落,稍縱即逝,夜空裡幻化的也不只是七彩煙火,椰林樹下杜鵑花叢醉月湖畔,往來穿梭的年輕身影,不也是恍然如昨嗎?
      回到台灣不到一星期,立刻接到1982NTU三十重聚籌備會召開的訊息,四年級部落格版主學姊林莉在台上娓娓訴說活動辦理的始末,我還耽溺在LA和好友久別重逢的歡愉,學姊的部落格過去尋人時也瀏覽過數次,她對同學會的熱衷,投注之深,我是自嘆不如,只是覺得人生情緣,最是值得珍惜,很願意幫忙做些聯繫牽線的事。
      籌備會上很快進行分工、認養工作,隱約聽到上一屆餐會主持人是葉樹姍和蔡詩萍,當然主持工作是後端的事了,動員找人發動聯繫才是要務,一是發布2012年六月九日臺大小巨蛋餐會的訊息,二是各系建立有效通訊網,三是財務規劃、文宣企劃、安排晚會節目、設計紀念品……一切都還在熱鬧哄哄的開始,會議才召開幾天,竟傳來經濟系林克孝,昔日登山社社長失足墜崖的不幸,而他也不過幾天前才接受上屆學長蔡詩萍的訪問,還一臉促狹的說:「我在山裡不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命運的惡神就這麼找上了他,消息傳開之後,不免讓人想起,早我們一年入學的蘇文政醫師,二年前也因為人道關懷,隻身入山救援山友,卻不幸墜谷,殞身在熱愛的深山裡。籌備會率先發布的竟是哀悼登山社熱血社長的消息。
      有些同學的離開也是讓人毫無心理準備,有一次我興沖沖問聚會上的友人,怎麼沒有人找法律系的楊竹玲參加,「你不知道她胰臟癌,已經走了十年?」十年?那時候她不是剛拿博士回來,當上某大學傳播所所長?就這樣發病走了?記憶中的她長相甜美,身材修長,永遠像個白雪公主一樣。家裡開餐廳的她,永遠有吃不完的美食,出國念書時還為吃不到魚跟媽媽訴苦,回國以後,事業不是才要熱烈展開嗎?她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1982NTU資工系的林家民,圖館系的陳佩周,土木系的王益良,也都是在事業小有成就,正要更上層樓時罹病告別,學姊林莉在每一屆NTU的Excel裡載滿了同一期各系最完整的名單,名字後面出現灰色底一個「D」的,都是怎樣把人生故事變成短篇的?不忍追問,卻免不了思念。
      六月九日是小臺大畢業典禮的日子,小巨蛋裡依例又會是一臉驕傲的家長迎接他們學業有成的孩子邁向人生新階段,鮮花合影擁抱感恩----------。
晚間讓我們老臺大坐下來,回顧三十年,我們也可以感恩擁抱合影鮮花----。
同學,你在哪裡?能出席嗎?
來吧!你來吧!
二部曲
同學你在這裡-──寫在1982NTU三十重聚前夕
     去年八月接下聯絡組重擔以來, 可以說生活就陷入一種莫名的混亂焦慮和亢奮 ,等待六月九日重聚這一刻的來臨 ,無異懷胎十月,不到胎兒呱呱落地, 不得輕鬆喘氣 。
細數這段時日的悲欣交集,苦樂參半,羅縷記存如下-- --

  • 聯絡人落跑  失聯有真假
                                                                                        八月初拿到的各系聯絡人名單,殘缺不全,寫信不回,無電話可打,拜託各院聯絡人協助清理門戶,下場一樣悽慘,不是連院聯絡人都落跑,就是告訴你他要放棄哪些系了,聯絡人可以換,系不可以放棄,於是有超過五個月的時間都是在跟系聯絡人奮戰的階段,常常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勉為其難願意出任,他又告訴你 “我要作什麼?”所以你必須幫他補上前面一段日子的空白,所有籌備會進展的內容一一交代,訊息重新提供,每次遇到聯絡瓶頸,很多人都輕鬆說”那就換聯絡人啊”,殊不知這跟換一部電腦一樣,全部reset,苦不堪言,寧可抱著一線希望,哪天某位系聯絡人會良心發現,回應你一下!還好工學院有重量級的土木系楊主文接棒坐鎮,四平八穩,按部就班,成效最佳!機械系屠名正教授也是模範聯絡人,回信迅速,資訊完整。圖館系忻憶蓉常常在我遇到瓶頸時,提供北一女通訊錄裡可用名單,十分感激,因此當香港僑生關國培有意來臺參加,遭遇簽證問題,我還特別敦請僑委會副主委任弘協助解決,算是對小天使的回饋!
     其實曾經為了換一個系聯絡人,打了十幾通電話,發了無數的信,仍得不到任何回應,最後林莉學姊也出馬溫情喊話,他們總算採分工合作方式進行,不至於停擺!
      有些聯絡人身居要職,不是忙出差,就是出國忙,其實哪個從臺大走出去混了三十年的人不忙,如果真不忙,大概就是電腦不碰,俗事不理,也不會出任聯絡人,我的前半年幾乎就是在 “怨聯絡人”中艱苦度過的!
      啼笑皆非的是,你到處拜託打聽誰可當聯絡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電話打到唯一線索--任職公司去,員工說這個人已失聯多年,如果找到了,可不可以回報給他們,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到底誰失聯,哪個電話email可用,也是另 一 災難,學姊花了好幾個月將各系的榜單、畢業紀念冊名錄加上轉系資料一一比對,理出各系完整的學號姓名清單,轉請各系聯絡人各自下載後回報聯絡狀況,大家不夠清楚資料如何利用,手上又有先前各組寄出的表格要填,處理不完的結果就是“不理不睬”,畢竟系上同學要尋找、通訊錄要整理、照片要掃描上傳、訊息要傳遞公布、費用要代收,數據要統計------似乎也忙得一塌糊塗!但是聯絡狀況不提供,可就害慘學姊和我了,常常找了半天,四處打探,才發現有些人根本沒失聯,只是聯絡人清查不力或登載錯誤!
     好幾次半夜醒來,腦子裡全都是名單,還有那一個個「Y」記號!
    科技齊登場  抗老大作戰      過完年,各系陸續催出了出席率或預估人數後,有了將近六百的預估值,各組人馬終於放心開跑,積極運作,我則繼續和學姊針對按兵不動的系、失聯人口,繳盡腦汁、作足功課,除了先在官網上發表一篇七千多字的「同學你在哪裡—為1982NTU三十重聚而作」,呼籲大家賣力找人,提供過去找人妙招;也希望天涯海角的同學能起心動念,加入重聚行列。
        拜科技之賜,尋人比起從前容易得多,在「谷歌」兄和「臉書」弟的大力贊助下,非常多的海內孤本紛紛現蹤,再透過他們一一串聯,告知三十重聚訊息,報名人數因此節節攀升,學姊的信件最遠輾轉傳遞到約旦;海外數十年不見的友人李婉華有一天也突然在臉書上發問:「中文系聯絡人是誰?」她移居加拿大北部小鎮,心血來潮逛網站,就這麼送上門來,雖不能來臺參加,卻也提供了一干老友的聯絡方式,功德無量!最後她還在臉書為班上同學成立社團,結合一群「閒婦」如黃士仁等人日日筆談,同窗四年講的話不比現在一天多!
        電腦固然管用,記性也要不壞才行,有一天發現政治系聯絡人給學姊的信中提到班上的楊玉梅大一暑假就削髮為尼,不知法號,無從找起;我大二和她一起上過軍訓課,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憑著多年前報上看過她出國拿博士,雙親驕傲與她合影的報導,花了30秒找到她!關鍵就在「關鍵字」,你必須記得跟當事人有關的重要而獨特的訊息。學姊因此戲稱,以後除了情書都要副知士蔚,其實記憶可以幫助你抗老,只要你記得牢,永遠老不了!
        學姊說她開始尋人後才發現電腦好用,我也為了管理資訊熟諳信箱許多功能,為了方便籌備會作簡報,剛剛學會的線上簡報Prezi 就派上用場,加上智慧型手機、雲端硬碟、Dropbox,與時俱進,抗拒變老!
    跨海大搜索  翻山急報名
      四月底學姊出國前夕,透露可至戶政單位申請協尋,當晚我立刻打電話拜託擔任信義區區長的高中同學余星華,請她幫忙,並連夜請中文系難友曾淑芬同志將各院系通訊錄(心理系黃安邦兄早已掃描好)比對學姊線上失聯名單,整理出二百筆資料,相約二日後拜會區長,本以為從此高枕無憂,手到擒來!
        哪知曾淑芬在區公所討價還價,賣區長面子才能比規定的兩人多找三位,這下可好了,欽點誰呢?我人在宜蘭,車停路邊,給她下指導棋,一是文學院、二是我們認識的、三是找人最賣力的系,湊了五個名單交出去,結果手氣不佳,二個浪費掉了!  
    其一是大氣系劉瑞貞,我們三人高一同班,當然找她,哪知當天在我車上的朋友和瑞貞有共同朋友,聽我講完電話,回家一問就問到電話,隔天就找到人了!
        另一個是農藝系李湘偉。曾淑芬回家後不安心,上網一查,發現他根本是個大名人,父親還當過內政部長,我們太孤陋寡聞了,過不久學姊通過層層關係要到了他大陸的電話,人在美國不好與他通電話,央我通知他出席,這老兄硬是不回我簡訊,學姊回國後總算和他聯絡上,但湘偉寫給農藝夥伴的信可遭我消遣一番,原因如下:
    來信
    亲爱的各位伙伴,
    能和大家联络上,非常开心!由于自己的怠惰,成为失联校友。这次多亏主办的林莉学姐和黄士蔚学长不辞辛苦的联系,才把我拉回重聚的轨道上来!
    ……(以下略)
    湘伟
    ps. 抱歉我已惯用简体字,请多包涵。
    回信
    哈哈 湘偉同學
    我是1982中文系的女同學,所以你接學姊電話,卻不回我簡訊?當我是怪老頭?
    6/9先罰三杯……(以下略)
        戶政單位找人還有後續,除了發信建議各系聯絡人化整為零,分頭去找,也避免當事人不認識申請人,一頭霧水。造船系出席率高,聯絡人陳春榮兄對失聯同學仍不死心,在工作地的龍潭戶政事務所遞出申請,遲至名單確認的5/31截止日,才得到失聯同學周培之要參加重聚的回音,人在屏東山區出差的他,為了及時幫同學報名,特別翻越了一座山頭,成功發出簡訊,籌備委員輾轉得知消息,驚嘆不已,也不免生疑:造船的人跑去山上作什麼?是在山裡發現周培之的嗎?那周培之又去山上作什麼?
        周培之不在山上,他為自己的三十年經歷寫了一篇5000字的報告,關心的人可向造船系同學索取,大家可以研究的是底下這則6/1來自陳春榮的e-mail------
        提供一則1982台大校友的真實趣聞,給晚會主持人參考,也讓大家輕鬆一下:
    就在「很奇怪耶,你!」正在火熱散播的時候(520隔天),我在中廣黎明柔的節目中(19:00~22:00),聽到一段1982台大校友的Call-in,很有趣!摘要轉述如下:
    黎明柔:現在請聽眾Call-in,講一段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必須讓我們聽完之後,會忍不住想要講「很奇怪耶,你!」。
      (不久之後,有一女生Call-in)
    Call-in女生:最近我們要辦畢業30年同學會,我很想見到當年大學初戀的男生,但他好像失聯,不知道有同學會。聽說戶政機關可以幫忙尋人,我就去申請,請他們幫忙找那位男生。
    黎明柔:戶政機關竟有這一項業務,我從沒聽過。
    Call-in女生:我也是聽同學會的主辦單位告知,才知道的。只要去戶政機關填一個表格,就可以幫忙找人,非常簡便。
    黎明柔:請問,妳老公知道妳去做這件事嗎?
    Call-in女生:知道啊,我們全家大小都知道呢!
    黎明柔:妳老公真是有雅量啊!
    Call-in女生:才不是呢!當我告訴他的時候,他才向我坦白,原來他先前就用這個方法去找他大學的女朋友了!
    黎明柔:什麼!你們真的「很奇怪耶,你!」。
    忘了他是誰  忘了我是誰
        「重聚達人」林莉學姊雖然位居要津,日理萬機,但仍每日勻出十幾個小時進行她快樂助人的壯舉,以她的龐大尋人量,居然能讓不可能變可能,像法學組就是我毫無施力點的一系,唯一熟識的朋友就是三十多歲剛當上系主任就癌病去世的楊竹玲。也許學姊的熱情感動天,也許是我的悲情牌奏效,總之5/5報名都結束了,這個系才徹底活過來,短短幾天從一人報名(這人還是原來心理系黃安邦同學告知的)進展到三十多人,而且繳費一次完成,簡直中了大樂透。
        獸醫系一開始調查意願就是零,聯絡人李大教授八成沒有轉達訊息出去,學姊不死心,一一發出通知,連同6月7日才自新加坡打電話表示要參加的林素娟同學,總共7人,全都是學姊開墾的結果!李大教授自己也決定重聚當日自美返抵國門,就要直奔會場!新店開業的獸醫師黃呈超也是一絕,他聽到我聲音才“赫然”發現我是女的,然後告訴我接到林莉學姊電話多感動,知道她去了美國,擔心不及報名,趕緊打電話給我!還偕母攜妻一口氣報三人,同一天跟董德明替獸醫系破零,也許他內心激動難平,隔天又來一信,錄載如下:
    黃老師, 妳好:
         我是獸醫系676907黃呈超, 昨天我太太已經把錢6000元匯入銀行了, 不知妳們收到沒?另外, 請幫個忙, 我有個初中同學, 名叫張宗盛, 進入台大念化學系, 後降轉化工系, 不知他近況如何? 還有一個初中同學, 名叫蔡聰明, 應該是台大工學院畢業的? 不知他近況如何?我已經知道一位初中同學, 名叫葉俊榮,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 陳老大執政的時候,曾經做到民進黨的部長級人物.人生幾何, 30年過去了,那些曾經跟我一起人生成長的朋友們, 現在如何?
          20年前有一部國片, 內容大致為一群大學生學校畢業後, 20幾年再相聚後, 敘說各自的一生過往路程, 有的辛酸, 有的平順, 有的平步青雲, 我的內心感觸很深. 我們30年過去了,人生已走過山頭, 回首來時路, 檢視自己是不是幸運的一份子呢?
          人生的快樂是決定在自己的手中, 功成名就是不需要別人給予的,但有時還真是很無奈,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些人生瑣事還真的是很煩人,
         老師, 我今天廢話會不會多了些? 不打擾了.
          謝謝老師和其他熱心的成員協助, 促成這次台大30年校友會, 冀盼大會圓滿成功!
            並祝老師和天下所有母親們,過節快樂!
        所有他信裡開列的名單,學姊都第一時間回覆,服務之周到快速,只能尊學姊為 “神” !
        當然神也有令人不敢直視的問題,當學姊以橫掃千軍之勢鼓動了法學組傾巢而出,始終無聲無息的物理、地理二系成了下一個目標,想當初地質系林鼎信同學、心理系姚德慈同學等人打包票,理學院包在他們身上,結果雷聲大雨點小,還是靠心理系班代黃安邦收拾殘局,但是各系回覆總是慢半拍,為此我在臉書發出慨嘆:三十年不見,大家講「法」不講「理」嗎?為何法律系奪冠,物理地理卻掛零,害我立刻被商學系糾正,明明四個組相加,第一名是他們呀!我趕緊說好話----莫說商人重利輕別離,三十重聚商學最積極!
        地質系早早買了一桌,最後找了一位地理系同學湊數,總算免於掛零,該處理的就是物理了,我說這真是「死馬當活馬醫」,學姊說那是「趕鴨子上架」,結果子彈幾番掃射之下,系聯絡人是物理系陳義裕教授,來信討饒:
        許慶偉有事沒辦法參加。梁肇基已經確定會出席。其他人還在聯絡中。請學姊暫時休息,不用急著出手。物理系的人多半比較害羞,逼急了全部以光速逃跑,似乎於事無補。謝謝!
    架子上的一隻鴨子敬上
        這隻鴨子最後抓了四隻同伴作陪,擔心人生地不熟,特別詢問大氣系參加的兩位是誰,一起修過課,到時可哈拉,我說那兩位早已等不及「氣」跑了 ,其實是陳重功兄兒子當日台大畢業,家人聚會,取消參加,剩下一位陳正平兄也不克出席,繳的四千元費用找不到替代者,就捐給校友會了!
        在學姊勤追猛找中,最妙的是挖出的參加者,偶爾還會讓系聯絡人生疑:「這是我的同學嗎」? 因為工學院都是大系,時日久遠,手邊資料不全,難免辨識不易;最精彩的是,失聯人口如果上網查到資料,也要經系聯絡人確認,才好去邀約, 畜牧系可敬可愛的系聯絡人徐濟泰教授就發揮了「大家一起來」的精神,寫了一封附有照片的信給同學:
    大家好:
        我已經寫e-mail到林學姊提供的中學去問他們的總務潘寶崙是不是我們同學,我到他們學校網站copy總務潘寶崙的照片。請大家看一下有沒有像大家印象中的潘寶崙。
    結果一連幾天,就是同學接二連三的註解:
    1. In my memory, the picture mentioned is the right guy Mr Pan.
    2. 這張照片真的很像潘寶崙,我記得他大一時的臉型就是長長的。但大一以後我就沒有見過他了。
    3. 我覺得應該是,就是年長一些,像我想像中的潘爸爸!
          可憐遠在馬來西亞的潘同學還不知能不能參加,尊容先晾在信裡,被同學鑑識一番!
    這也不能怪同學,如果只有一年相處,或根本沒有一起上過課,事隔三十多年,真的可能「忘了他是誰」,無可厚非!
        我的同班同學則是「忘了我是誰」,這才稀奇!
        話說我們的香港同學經不起台灣深情呼喚,一個一個準備打點行裝、購買機票,安排行程,其中大二自土木系轉來的林梓源兄,同窗期間幾乎和同學鮮少互動,收到邀約居然欣喜異常,任特教學校校長一職逾二十年的他,每封信寫來都熱切認真仔細,對於同學寄出的傅鐘合影團照卻充滿困惑,不知道黃同學是哪位也就算了,竟連自己在哪裡都認不出,為此我自詡探長,特別清點當天誰翹課不在場,誰只露出額頭、誰被誰的蓬蓬頭遮住,一一指陳,還賣關子說我是「楊和尚」旁那一位,實在是那位楊同學以打坐之姿入鏡,當初又常呼籲我們吃素,我是故意消遣他「佯」和尚,無奈林同學隔空交手,不諳誑語!結果來了這樣一信:
    士蔚同學黃探長,
    1 謝謝你的指點, 我竟然找到了自己.
    2 但對於士蔚同學你, 可仍是茫無頭緒, 你給出了線索, 卻令我更添惆悵, 多加一種傷逝的失落, 我連楊和尚也忘了 ?
        可能再要你給予更明確的指示,比如第幾排第幾個....甚麼來張近照又何妨?
    3 很佩服你的博記, 除了那份記憶, 更欣賞你對人的那份感情.畢竟三十年的睽違, 人總會淡忘一些事, 謝謝你及鉅林一班同學, 讓我重拾當初種種.
                                                                            林梓源
        之後他幾番躊躇,公私兩忙,終不能成行,但允諾擇期來台環島一周單車旅,我則吩咐在台代表屆時護駕,對於後續同學討論6/9當日如何延長相聚時光,又不至於糊了妝,歪了鞋,林校長特別撰詞一闋,敬錄以饗諸位,也為識者鑑:
    30年離合情不已夢喚起, 
    舊時事,
    何用憂妝成?
    長憶傅鐘聲,
    棷林道上風塵生,
    目盈盈.
    珍惜多年同窗再有相聚的時光, 外貌形骸, 何必在意?
    超級娘子軍  大材抵小用
        1982NTU三十重聚的人氣鼎盛,打敗歷年記錄,除了學姊所向披靡,成功擄人外,籌備委員臥虎藏龍當然功不可沒,而且容小的放肆,隻隻是母老虎、個個是苦海女神龍,雖然龍頭是醫技系方大教授,但方大教授很大方,除了會議上經常發威,嚴控會議程序,多說兩句立刻皺眉,還自掏腰包,供應精美點心外,大抵都讓眾女將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化學系李梅當初是畢聯會猛將,紀念冊文編美編一手包,這次重出江湖,已是成功女企業家的她,率先慨捐二十萬,避免大家擔心無銀子難辦事;遺憾沒當成畫家的她,小試身手,設計LOGO,每一份設計圖都讓人驚艷,愛不能捨,所以紀念對杯、節目手冊全用上了,妖嬌美麗的她還登台主持,真是重聚功臣排行榜首席!
        國衛院主任級大老歷史系陳麗秋,見多識廣,行事磊落,綜理大小事務,協調各組分工,堪稱活動組織最大推手,身兼秘書組和網路組的她,還支援總務組,點貨運貨樣樣來,任勞任怨,莫怪職場一把罩!
        財務大臣商學系國貿組黎小萍以企業管理公司女總裁的資歷,負責管理帳目收支,明察秋毫,在她緊迫盯人下,我統計的預估參加數(大姐)和林莉學姊的報名數(二姐),一直領先她的實際繳費數(三姐),進行了很長一段三姐妹之爭,我總是遙遙領先,學姊說贏不了我,但三姐也永遠趕不上她,誰知鐵娘子一聲令下,許多系乖乖在報名截止日前先行繳錢買位子,再來慢慢找人,三姐硬是超越了二姐,學姊說這一屆讓她開了眼界!
        這樣的先墊錢再找人,還是在101大樓事業處 副總經濟系楊文琪逐一幫大家排座位時,發現“蔣重光”赫然在數學系和化學系重複出現,才發現大家墊錢也墊過頭了,我急急臉書詢問人在異邦的他,他也驚呼:「怎麼這麼多好人?」
        最大的好人就是我們這位101副總,設計了超完美節目手冊,幾百個名字一一各就各位,我建議她各系給桌號,比方電機系來了五桌,讓他們自己愛跟誰坐跟誰坐,就是不離這五桌,簡單明白!才不會名單一異動,所有分配都要重來,因為葷素要尊重、各系獨立要兼顧,成本因素要煩惱,還有女婿要回岳家坐、轉系同要回原系坐的千百種原則,牽一髮動全身,結果慈眉善目心腸軟的她,假日還為了異動超過五十人次的名單一再改版,特別加班,可供留存紀念的手冊才能如期出爐!
        排桌的困難,首先呼籲當活棋的是任教化學系的農化系佘瑞琳,她在印名冊時也是慢工出細活,比對無數次,深知一步錯步步錯的戒慎恐懼,她希望不得已要併桌時,籌備委員因為相處一年,相互認識,何妨挺身而出,避免為難文琪。外文系葉慧娟也跟進當活棋,響應財務組撙節支出,造船中文兩系乾脆一整桌陪同學吃素,體內環保吃出健康,何樂而不為!
        飲食大業最終交給護理系于博芮,由她和餐飲業者接洽,護衛全體嘉賓的胃,成果如何,明晚見真章! 
    後記: 
      連續十個月,端坐電腦前,收發信件整理報名通訊資料,粗估密集聯絡的五月,信件往來多達一千五百封,其間固然享受不少找到人的喜悅,也不免因發現老友故去而感傷!
        人在美國的哲學系楊桂珍輾轉聯絡上之後,幫她與在伊利諾大學當訪問學者的賴慧玲牽上線,彼此很快約訪見面;口湖人經濟系何采娟和大氣系李明洲竟都已不在人世!
    這真是一場有歡笑有淚水的聖戰!
        有時早早起來,發現四點多瑞琳已在發信;有時深夜二時,學姊還在給你回信,大家一起並肩作戰的感覺,好像是學生時代的事了,而我們年過半百,是什麼力量支撐我們繼續前行?不分晝夜!
        美女主持人李梅要我分享尋人撇步,我列了十項:
    1. google 追蹤線索
    2.  臉書大搜尋
    3.  原通訊地址電話核對改碼追緝/.查號台 
    4.  人際網絡 誰誰誰是誰誰誰的誰誰誰…
    5. 地緣關係人大搜索  服務單位可能落腳處打聽..
    6. 戶政事務所
    7. 媒體網路發布尋人消息..
    8. 路上亂走遇到熟人要問候留電話
    9. 看電視注意閃過的人臉
    10. 多讀書 書中自有同學線索(作者、專家、受訪專業人士)
          其實最最重要就是「鍥而不捨」「絕不輕言放棄」,這一部分已於「同學你在哪裡」一文中詳述。其實每次四處打聽時,總會讓人誤以為我「不務正業」,閒時很多,歷數奮戰期間,分別發表兩篇關於「教甄制度」與「國文新課綱」的論文,總計兩萬餘字,指導二名學生參加語文競賽獲獎,也報考了「台灣語言研究所」,九月要重當學生。每月一次固定參與高中國文教科書的編寫會議,陸續完成了三課,總共250頁的教師手冊和教師用書,外加高三高二的課,我不閒,我很忙,只是人生有多少三十年,能為同學服務?促成彼此大團圓是何等福氣!
        臨危受命的新聞聯絡人政治系陸雅平說得沒錯,誰知道這次會不會是我們此生最後一次相見呢?身膺發言人一職多年的心理系姚德慈在答應扛下接待媒體一責之後,也在日前寄來關於「天邊與身邊」的一段文字,並留下這樣的感言:「We had so many dreams when we were young, we wanted to go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but never our home town. But now, I’d rather stay at home and enjoy the life with families and friends. 」 外文系不能出席的張美英答應我,十年後的四十重聚一定出席!對於不可知的未來,留給未來吧,此刻讓我們先坐下來,說一聲,「同學你在這裡,我好高興!」  勝過千言萬語…………………………
    三部曲
    同學你去哪裡──寫在1982NTU三十重聚之後
    三十年珍藏  換一夕淺酌
        真不敢相信,辛苦了三百個日子,屬於1982的「三十重聚」,就這樣結束了!
        三十年可以釀出多麼香醇迷人的好酒,但也就只能喝那麼一口,因為「久」才能成其好酒,而好酒本來就不是給你天天啜飲的呀!
    謊言有顧忌 真話難開口
         為了增加天各一方老友重聚時光,除了先辦中午聚餐或下午茶,商學系國貿組迎接十幾位回國同學,提早去旅遊,結束後直奔會場;農化系隔天全班南投度假,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離情,最多把重聚的三小時延伸到三天以上。
        中文系選擇下午三點到五點,借了以前閱覽室改裝的文20教室,讓留校任教的蔡瑜和劉少雄二位教授為我們介紹文學院和學校三十年的變化,大家交流彼此的相簿,訴說各人際遇,也提早相認。
        「你怎麼都沒變!」、「你跟以前一模一樣!」小心說謊鼻子會變長的,我警告大家,再這麼不老實下去,等一下我們都會被彼此的鼻子絆倒!但是今天也絕不是說真話的日子,有誰大老遠趕來,只是為讓同學告訴你早已頭童齒豁、年華不再呢!「一切都不必說!」
        螢幕上老照片一張一張秀出來,這下真沒得說了!在場二十個同學,全被考倒,那是「栗子!」不對!「栗子比較高!」「那是小貓!」「小貓臉沒這麼大!」那是誰呢?誰還敢說誰沒變!當年你的紅潤臉頰、我的烏黑長髮,而今安在哉?有緣重聚,就是盛事!莫管青春此刻遺落何方!
    報社小記者  莫謂我等老
           報到處聞風而來的小記者,怯生生問我,請問妳們是哪一年畢業的!不是說三十重聚嗎,就是1982年畢業的校友為主囉,「哈哈,我剛好是1982出生的!」小記者別囂張,叔叔阿姨也不是天生長這樣的!沒念過豐子愷的「漸」嗎--假使人生的進行不像山陂而像風琴的鍵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 今朝忽然變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離進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 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 樂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這在女人恐怕尤為必要﹕歌劇中,舞 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 少女也不肯承認,實則現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
        知道了嗎?回去下筆謹慎點!有一回聽到你們同業報導一則關於五十歲婦女的新聞,居然說「半百老婦」,害我抓著女兒問,你媽像「老婦」嗎?這個主播真不像話,不信你們進去看看滿場「老翁」、「老嫗」,跑得比誰都快!
    那那那是他嗎  她她她來了嗎
         場內鬧熱的搖滾樂,壓不住喧騰的歡樂聲,昏黑中四處張望打探的人頭,「那個短褲男就是李 × × 嗎?」「他以前不是最重視外表,怎麼今天這麼…休閒?」我猜吞進喉嚨的是「邋遢」吧!
        「以前要追女生,現在老頭子了,隨便穿都行……」
        「隨便」不好聽,「隨性」就高雅多了!我還記得這位建中畢業的李大帥哥當年大一初入台青社,學長姐殷殷指導,一個接一個叮嚀,他老兄劈頭就說:「今天老骨頭的話是不是說太多了!」搞得氣氛尷尬,曾幾何時,貨真價實的老骨頭就這麼上身了……。
        「請問你們班蔡瑜來了嗎」這位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的土木系屠世亮同學問我,「來了來了!你不是最後一個報名,專程國外回來的?趕快去跟她打招呼啊!」結束前也有操廣東話口音的同學對著我說:「蔡瑜來了嗎?」我們班蔡同學當年可是北一女儀隊指揮,粉絲雲集,不想數十年後,依然魅力驚人!  
    記憶大檢驗 抱個大鴨蛋
         各系落座之後,往來穿梭的就是尋找社團友人、尋覓兒時同伴,一個不留神,就有人站你跟前,遮住名牌,「猜猜我是誰?」,我不管你是誰,先拍照再說,手機相機齊出籠,拍拍拍,你們就儘量拍拍拍,捕捉這難得的一刻!其實相機廣告最唬人,「它抓得住你,也抓得住我。」誰又真的抓得住誰呢?
        我一共抓了五位共同老友送到先生跟前,他沒有一個認出來的,我說五題沒有一題答對,今晚你考零鴨蛋!今晚誰吃的鴨蛋多呢?其實詩人徐志摩不是說了,「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偶然」譜出的人生樂章,總是特別值得歌詠,三十年前誰又知道會有今天這麼一晚?
        我說服不了班上當年的狀元女出席,她說看過白先勇描述分隔五十年的同學會,心生嚮往,決意等待那一刻再出席,三十年就「同學相見不相識」了,五十年,好!大家走著瞧!
    伸張正義乎 大姐頭掄魁
         晚會中除了爭相認親之外,抽獎是降溫熄火的法寶,主持人只有喊出「抽獎」二字,才可換來會場片刻的寧靜,其實今晚出席的都是「幸運兒」,檢視全校聯絡狀況中,已知48位同學飄然遠去,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怎會願意永遠缺席呢!
        獎抽到最後,主持人之一的電機系黃彥男兄,不斷為全校出席人數最多的電機系請命,加上電機研究所,來了七桌有餘!這班人馬當中還有一段插曲,原來有一位隱身在圖館系,充當眷屬的陳冠州兄,明察秋毫的林莉學姊也沒發現,按她的原則,不管坐哪邊,還是要登記回自己原來的系。陳冠州太座臨時有事到澳洲去,落單的他只好又「厚顏」(引用他自己的說法)回電機系尋求溫暖,沒想到圖館系也在留他,這下可引發聯絡人王凡教授的抗議!
        「這樣太不公平了,讓陳冠州兄可以在圖館桌、電機桌之間,左右逢源,跳來跳去。」
        「就讓他兩邊跳來跳去,都不給他坐--------」旁觀的我忍不住插話!
        「 感動!終於有人主持「公平正義」了。黃姐的歷史定位,給個讚啦!」
        對於他們自家兄弟的帳,之後我已無暇去管,只能節錄王凡兄以下這番話,見證「三十重聚排桌歷史」的源遠流長與曲折離奇:
        ----不過,兄臺三十年長期規劃,今天竟然被無意之間洩漏。只能讓人感嘆,造物神奇的力量,教渺小的人類敬畏。現在,愚弟面臨許多眼紅、流口水的同學的壓力。(礙於同窗情誼,恕愚弟不能透露其姓名。)因此,可能會把兄臺安排在本系兩名壯漢座位之間,加以看管。兄臺三十年長期苦心佈局,愚弟卻迫於系上長久存在的惡勢力,不能成兄臺之美,心中抱憾,望兄見諒-----
        當晚一直沒空去和稱我「黃姐」的王凡打招呼,也無暇去確認遭到管收的陳冠州兄是否還是投奔女人國去了!
        黃彥男兄「電機」、「電機」喊個不停,又有電機出身的李嗣涔校長加持,看來真像回事!我心裡可是暗禱「中文」、「中文」,我們「6711」!第一院第一系也,為了替中文系爭光,我和曾淑芬在籌備委員會裡可是卯足了力幹活兒!才這麼想著,「0024」的號碼就被抽中,果然大獎落我家,我們包辦了前31個號碼,悶了一晚上的「文一桌」到「文三桌」立刻沸騰起來,是誰呢!原來是香港遠道而來,5/18名牌送印前一分鐘才來信報名的「大姐頭」羅慧萍中了!
        下午在文學院20教室,我們還津津樂道她那張話題性十足的照片,大一時作客同學柯秀沉家,她端坐在太師椅上,兩個男同學以王朝馬漢之姿,手持「伸張正義」橫匾放她後頭;那年頭香港正夯這部戲,她又是香港十餘位僑生中最年長的一位,被尊為「大姐頭」,才得此榮寵!沒想到竟預示了三十多年後的鴻運!
        其實慧萍也是電機媳婦,黃彥男只是喊對了一半!
    獸醫媽媽好 學弟妹sorry
      好戲終要落幕,1982/1983上台傳承的一刻,我才驚覺83電機胡湘麒報到時,我還答應要去跟他聊聊,面授機宜,誰知道一整晚催收報到表,竟然就錯過聚集學弟妹一敘的時光,今年大爆桌,無法預留一桌給1983,只能讓他們散坐在各系學長處,為此我和曾淑芬還整理一份清單,上頭有他們的連絡電話、桌次,便於彼此尋覓聯絡,但是兵荒馬亂,你找我、我找他、她找你,怕也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學姊滿場穿梭,也忘了招呼她鍾愛的復興學弟妹合影;我要把圖館系柯筱蓉寫的「巴黎親親」一書還給忻憶蓉,根本連書都忘了帶來;答應郭本明代她向法律系同學問候也全忘了;人多事雜時間少,一晚上來不及做的事竟比做完的還要多!
        漏掉的還包括問候獸醫媽媽好,黃醫師前一晚來電詢問用餐時刻、結束時間,我說五點鐘就可來吃點心見同學呀!晚會估計九點半才結束得了,難得來了,就待晚一點吧。他老兄說因為帶媽媽不方便太早來,回去還要看診,不能留太晚。我說三十年,少看一晚無妨;他說吃一頓飯這麼貴,要多看幾隻貓狗賺回來……和他通電話時,學姊也和我通著另一支電話,她全都知道這些對話,惦記當晚要去見見可愛的黃家人,結果也忘了……下次帶家中三隻貓去拜訪他吧!
        「太多桌沒去打招呼了。應該皮厚一點,像競選一樣,逐一敬酒,就不會漏了,唉~~ 下次,下次,下次改進。」勞苦功高的學姊事後給我這樣的結論,如果允許,我真的很想陪她見見那一大票經她努力追緝,終於回頭的天涯倦歸客!
    曲終人不散  巨蛋夜未眠
           結束前一刻,美麗的主持人李梅要大家找分頭去找七個人抱抱,尤其多年想抱卻一直抱不到的更不要錯失良機,我們籌備委員自然也在台上抱成一團。造船系陳兄一邊抱住我和曾淑芬,一邊喃喃「我的沈佳宜!我的沈佳宜」,他的沈佳宜遠在加州,得知我們班超過三十人參加,還悻悻然「可惜沒有沈佳宜!」其實這位商學系會計組的乘龍快婿,愛屋及烏,不但幫自家造船人墊錢,還墊到岳家去,是個優質老公!臺上小動作純粹逗我們開心!
        夜晚步出小巨蛋,耳邊是蘇芮撩人的歌聲,耐人尋味的歌詞,你記住了嗎?
    是否這次我將真的離開你  是否這次我將不再哭
    是否這次我將一去不回頭  走向那條漫漫永無止境的路
    是否這次我已真的離開你  是否淚水已乾不再流
    是否應驗了我曾說的那句話 情到深處人孤獨
    多少次的寂寞掙扎在心頭 只為挽回我將遠去的腳步
    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淚水 只是為了告訴我自己
    我不在乎
        此地一別,又將是哪年哪月再相逢?我和先生手上一共拎了八袋紀念品,除了一家四口參加的份數,我又加買了四份,誰知道哪天會不會遇上一位不及參加聚會,卻想重拾往日情懷的同學,我相信遞出禮物的那一刻,她會很在乎的-------
    廿年不保險 卅年豈安全
         6/10一早,地動天搖,我起身給籌備會大老們發出一封長信,檢討晚會缺失,希望來年學弟妹可以避免犯我們的錯,有更完美的一場聚會。信才發出,就收到地質系教授李寄嵎兄的來信,真是天外一信,這位聯絡人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第一次收到回音,居然是在活動結束之後,看來「地質」雖堅如金石,也有軟化的一刻:
    看了您的附件(按:6/8發出的重聚前夕感言)
    深深感受到您和多位同學為這次活動的付出
    或許就是因為本系人少,向來碰面就只有三四位
    直到前年我們才費心作了聯繫
    但是卻也有十位從未聯繫上或出席聚會
    我承認我們並未採用您們的終極手段
    只是抱著既然對方不想見就不求一見的心態處理
    或許經過這次聚會大家對於失聯同學的想法都會有所轉變
    昨晚感動畫面處處皆是
    我看到了小學國中到高中的同班同學
    心情激動簡直不能形容
    最後和您分享一個心得
    我和鼎信及幾位同學討輪出為何只能辦畢業30年的聚會而不能提前至20年
    因為當年太多系對,院對交往未修成正果或是暗戀者
    畢業20年再聚時可能正當生命的轉折點
    美好的20年聚會變成外失樂園大會
    所以還不如辦30年聚會
    因為都能維持30年了,大概都懶得改變了
    哈哈哈
    您認為呢
    在即將前往河西走廊工作之前
    再次感謝您的不放棄                                   (地質系李寄嵎)
        李兄啊李兄,二十年怕有意外,三十年也不安全啊!活動前一周我特別提醒籌委,需有人負責買活動安全險,大型活動我們要為參加者的安全把關,博芮很快和吳大律師宏城兄敲定保險內容。
        可能九百人還是太激動了,「訪舊已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三十載,重聚在一堂」這些激動難平終於在七小時後引發六級地震,祝福李兄此行平安,四十年重聚再見--------。
    來去自如乎  周培之來信 
        6/11一早,收到周兄來函,節錄如下:
        真的非常感謝三十重聚籌備小組各位同學十個月來的辛勞,讓我在最後一刻能夠及時的「在這裡」!
        貴班的張碧惠,當年和我是綠島漁村服務隊的伙伴。昨天(6月9日)在三十重聚晚會的現場,我請張碧惠帶我去見妳,是想講三件事情:
    1.  我寫的那篇「周培之三十年來的經歷」,原本預定是一張A4紙的篇幅,但是當我在寫草稿時,不知何故的一直文思泉湧,再加上我的腦海中一直浮現妳寫的那一大長篇的「同學,你在哪裡」,它扮演了一個帶頭的模範作用,我受到了感染,不知不覺的把「周培之三十年來的經歷」也寫成了一大長篇,變成了約有三張半A4紙的篇幅。我也很崇拜妳的文筆,文章雖然很長,但是很生動活潑,讓人可以一口氣看完,絲毫不覺得煩累,我也不知不覺的在模仿著。
    2.  昨天(6月9日)的凌晨,我還在上網看資料,及時的看到本班陳陳春榮轉寄來的妳寫的「同學你在這裡」,我立刻打開來閱讀,很驚訝的看到有我的名字出現,當看到「造船的人跑去山上作什麼?是在山裡發現周培之的嗎?那周培之又去山上作什麼?」這一段文字時,我覺得措詞很有趣味,我一直忍俊不住,但是隨後我又開始覺得愧疚,我們這些失聯的人,害苦了眾多的籌備委員,非常希望我這個成功的案例,能夠讓籌備委員獲得一些欣慰,所以我完全同意妳引用我這個案例,也希望可以鼓勵後屆的同學尋人更順利。
    3.  妳在畢業紀念冊上的留言「來去自如」,深獲我的共鳴。人生已過半百,我已經認真的在做準備,希望我此生能夠在「來去自如」的狀況下,劃下句點。妳三十年前留言時的本意,也許只是指進來臺大和離開臺大都很自如,但是現在我借用來擴及到整個人生,督促我自己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秒鐘。
        今天(6月10日)凌晨,我躺坐在從臺北到臺中的統聯客運車上,回想著剛剛在三十重聚晚會中的種種,發現我只有講了第一件,忘了講第二、三件,我覺得很遺憾,可能這輩子沒機會對妳講了。我不善於言辭,我天生也不習慣社交應酬的場合,這是我在職場上不得意的原因之一。幸好,我總算還能夠追到女朋友,然後結婚生子。
        現在接到妳的來信,我驚喜於我竟然有機會可以彌補昨天的遺憾,把我昨天想要講的話,以書面的方式來傳達,反而還更為妥善,我覺得很心滿意足。
        妳這十個月來的勞累,為同學服務,促成了彼此的大團圓,一定會獲得天大的福報!
    祝福妳重當學生愉快!                        
                                                                                                                周培之   2012.06.10
    感激復感謝  春榮人氣多
          昨天遇到許多本系與他系的同學,大家都說辦得很好,很感謝我們!到今天,還不斷收到同學的感謝致意!讓我覺得這些日子的努力非常值得,特與大家分享: (造船系 陳春榮)
    1. 愉快且感恩的一天,再次感謝陳春榮兄和敬業兄。.....曾銘仁
    2. 昨天一聚,相信很多人都知我話不多,我想,話本不需多,重要的是感謝的心。謝謝陳胖,對不起,改不了多年的稱呼,就算你變苗條了。也感謝辛敬業,有你們的熱心,付出,我們才有昨天的收獲與喜悅。期待下一次,不要還要等30年,也期待更多昨天沒能來的同學,希望下次碰面,不再是"猜猜我是誰"....李陽琛
    3. 盼望了很久的6月9日,一轉眼就過去了,好懷念喔!.....周培之
    4. 非常感謝.....莊國榮
    5. 非常感謝陳春榮兄、敬業兄,百忙抽空將老同學一一找回,讓造船系的30重聚辦得有聲有色.....陳泰元
    6. 陳春榮, 生日快樂, 再次謝謝你對這次30年重聚的付出!.....余君健
    7. 陳胖:謝謝你為班上30年重聚的熱心張羅,趕高鐵沒能向您致謝。因由的光環庇護,30年受用好處,很是感恩。也很感謝主辦單位。最好的感恩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用自己的實踐彰顯台大的榮耀,讓它更光更亮。.....林常如
    8. 謝謝豐民兄及主辦單位的努力,昨夜大家再次聚首,有好多位都是多年不見,真是開心。拍了幾張照片上傳到我的Flickr相簿,歡迎自行下載。 -----(電研所)李傳
    9. 感謝連絡的人,參加的人,和大家的努力,讓大家有美麗的回憶。---(電研所)林振興
    10. Dear NTU1982同學會的籌備委員及各系聯絡人, 大家辛苦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與合作無間, 讓 NTU1982 重聚活動得以熱熱鬧鬧, 順順利利的完成. 在此深深一鞠躬. 期待下次的同窗再聚.祝平安快樂!---NTU1982三十重聚總召方偉宏
    11. 晚會所有美美的圖案(照相背景,杯子,手冊,名牌),都是李梅親手繪製。餐點,是護理于博芮,法律吳宏城,訪查多家廠商,來回N次溝通確認。還有晚會節目,聯絡報到,工讀生訓練安排,製作紀念品.....,許多方面的配合。感謝!再感謝!--  (農化系)佘瑞琳
    12. 特別謝謝美麗的女主持人及瀟灑的男主持人帶給大家整場的熱烈氣氛那晚一定是餓著肚子  謝謝佘瑞琳製作的餐券及名牌圖案好美,值得護貝珍藏   謝謝文琪的巧思,讓大家不但都有座位,而且還很容易找人。謝謝士蔚的文章,教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在此順便告白:直到6/8 讀完文章才知士蔚原來真的是女郎!之前還以為是故意騙李湘偉的.....
      謝謝林莉學姊的鍥而不捨,精神足為典範,不愧是重聚達人
      雖然園藝系此次參加的人不多,但是延續此精神,我們會在7/14~15 重返 當年的實習地--梅峰農場,相聚吃水蜜桃,大家暑假有空,歡迎帶著家眷前往梅峰農場避暑!
      預祝大家   暑假愉快
                                                                                                                 園藝系   何佳幸
    13. 回到餐桌上,和去年一樣,和同學有聊不完的話題,
      脫序,喧嘩,自成一個小天地,忘記台上的另一端....
      西洋老歌和校園民歌做為背景,我們進到時光隧道,
      當班上的舊照片映在大銀幕上,引起一陣歡呼,
      他系校友串門子, 30年沒見, 同學又驚又喜, 閃光燈不停的閃耀,
      翻起大會手冊,看到有熟悉的名字,有些同學紛紛跳桌去了--
      到了抽獎,更是精彩,登山社和歷史系同學紛紛中大獎,與有榮焉之餘,暢快的驚聲尖叫,彷彿回到從前~~
      交棒的時刻---上一屆所沒有的---深深感到所有參與籌備工作者的榮耀,
      多麼感謝大家最後兩週的辛勤賣力, 相互激盪, 讓大會圓滿順利,
      走過300多個日子,終於要讓學弟妹也體驗一下這難得的籌備路程,
      分攤責任 -- 言之過重,
      Show your talent -- 機會難得, 分享喜悅, 活在當下!---- (歷史系 陳麗秋)    
    14. 大學畢業後30年的我們,再次相約回到文學院,一起漫步於椰林道上,在女五宿舍前及醉月湖畔合影。醉月湖周邊景觀已改,唯湖心亭依據如昔(想當年曾與花社友人坐著會漏氣的橡皮艇,以掃把當槳,夜登湖心亭過中秋節,探望以亭為舍的鴨子們...),而女五的紅門也換了,有了手機的時代,宿舍前已不見站岡者的蹤影...晚會在新蓋體育館內,中文系同學相聚,大家都好興奮。細秋、美娟、慧萍、駿鳴特地從香港回來,而福全、嫣菱與偉江分別自花蓮、台南、台中北上,令人感動;慧萍中了頭獎,更令人開心。
      我也見到了大一室友張郁菁(法律系),同修日文課的羅時梅(外文系),大三暑假一起參加綠島漁服隊的周培之(造船系)、薛樂林(歷史系),圖研所同學羅禮曼(經濟系),花社的邱順慶(植病系)、陳春榮(造船系),徒手勒雞外裹花社泥土烤熟後直接撥下毛皮大口吃肉的李宇欣(土木系)...
      雖然相聚的時刻短暫,30年間的點點滴滴,無法一語道盡,但期待見面的心是一樣的,其中不僅含著未曾淡去的友情,還有深深滿滿的祝福...但願人人安健,十年後的大團圓照樣不缺席。              
      謝謝士蔚、淑芬、志恒、淑如、少雄、玟玲、蔡瑜...       (中文系張碧惠)
    15. 先恭喜學長姐,一年來之辛苦,總算有了甜美的回報,重聚會當晚活動真得令人感到非常溫馨,希望換我自已的重聚會時,有學長姐們如此令人動容的場面,希望10年後有幸再為學長姐們的重聚會服務   —
          謹祝平安喜樂                                (秘書室)雅薰上 

    尾聲
            今年二月寫成了「同學你在哪裡--為1982NTU三十重聚而作」,呼喚天涯未歸人;六月八日寫成了「同學你在這裡--寫在1982NTU三十重聚前夕」,為十月聯繫工作留下見證;重聚結束,為了完成交棒任務,寫成了2000字的檢討意見。任務理該告一段落,秘書室雅薰學妹「1982畢業三十重聚三部曲」的建議,突如其來的暴雨假期,促成了終篇「同學你去哪裡—寫在1982NTU三十重聚之後」的完成,李梅笑稱「你怎麼能從腦子裡擠出這麼多汁?」不多不多,二萬字中有許多錄自十方大眾的珠璣妙語,這是大家共創的歷史,共筆的戲碼,只是萬萬沒料到年度大戲已然收播的一刻,我昨天早上接到這樣一通電話——
          「黃士蔚啊!我是張希齡啦!想問你我們三十重聚同學會什麼時候啊?」
            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
             重聚當晚我剛落座,同學傳話過來:「班上三個人沒來喔!除了沈純珍陪她的醫學院副院長先生出席餐會(這個下午我聽說了,雖無奈也只能接受,何況她也發了簡訊道歉);劉素玲因為台中大雨,時間又晚,不趕過來了------(素玲來得本來就很勉強,孩子畢典還要趕場);還有張希齡還沒連絡上,原因不明------」    墊錢事小,什麼原因不來倒要弄清楚!
            她是去年就敲定參加的人,e-mail雖沒回我,還是相信她會出席,幾次同學會她也都準時報到,當初「文學院20教室會前會」不參加的人,想過要一一打電話確認,但一忙也就忘了,一連兩天同學都找不到她,這下居然自己打來,完全沒料到缺席會是這個原因——
           「同學,我們都辦完了!你去哪裡了?你怎麼電話不通?你不知道是六月九日?-------」我丟了一堆問題給她,氣得都快哭了!
           「唉呀!我最近換了手機號碼啦!信箱是我兒子的----兒子在馬祖當兵----」
           「你怎麼不早點打呢?------」
            「我想小巨蛋畢業典禮完才會給我們用,看到台大畢業典禮的新聞,心想六月到了,差不多換我們了吧!而且我還在等你們通知呢------」
           「小姐,就是台大畢典當天啊!你換了手機我們怎麼聯絡你呢?-------」
    我實在不忍心追究下去,一整年打了無數通電話,發了無數封信,這位定居台中的同學,居然要來,不知道時間-----------------
            「那你們什麼時候還會再辦?」算她沉得住氣!
            「十年後啊!小姐!我也不知道香港那些同學肯不肯再來一趟啊!」
    你們呢?十年後來不來呀!                    

    <全文完>
    附記: 1982NTU三十重聚參加人數

      總人數
    親友+貴賓
    值年校友
    878
    (返國參加人數60↑)
    132
    747
    出席率最高
    造船系
    70%

    出席率次高
    醫技系
    66%

    出席人數最多
    商學系
    105

    出席人數次多
    法律系
    51

    返國人數最多
    商學系
    國貿組
    11人

    返國人數次多
    造船系
    8人

    復聯率最高
    公衛系
    100%



    李校長與頭獎得主羅慧萍校友合影 !

    最有愛心慈幼社合影

    電機系友陣容堅強

    土木系校友看過來!

    數學系師友合影

    中文系文20教室會前會

    1982臺大30重聚晚宴菜單

    1982臺大30重聚晚會節目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