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鎮洋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圖:工藝獎 記者會--得獎者施鎮洋
(本報訊)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舉辦「國家工藝成就獎」為表揚終身堅持以「工藝」為志業者,包括長期從事工藝創作,技藝精湛或對於工藝材質、技法有深入研究,並致力於傳承工藝技法、培育工藝人才,對於工藝產業有特殊貢獻者,頒授「國家工藝成就獎」之國家榮銜,並得到60萬獎金,嘉許其對於「台灣工藝」的奉獻,給予肯定與尊崇。
今年為第三屆辦理,十七位資深工藝從事者經推薦或自薦參選,經過評審委員會嚴謹的入圍評定及決審會議的過程,審慎審查送件資料及熱烈討論之後,達成一致共識遴選出今年度的得獎者施鎮洋。
施鎮洋,1946年出身於台灣傳統藝術的古鎮鹿港。由於其父為當時名聞台灣的大木匠師施坤玉,在亦父亦師的耳濡目染、木雕藝術浸潤下,為國內創下「木作世家、木雕傳家」的好口碑。1956起即開始隨侍父親身旁,接觸傳統建築、廟寺雕刻等工作,期間有十五年,先後參與里港雙慈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太極恩主寺、竹山李勇廟神龕、大庒浩天宮等的第一線實戰作業,從中習得整體包工流程作業。
1979年,三十二歲之際,自立門戶成立華泰雕刻工藝中心,在業主們口碑的口耳相傳下,廟宇的承作工作便接二連三不曾間斷。1985,施老師開展了深具指標性的「鹿港施姓大宗祠神龕」承作機運,此作其大、其富、其麗、其緻、其巧等的傳統木雕藝術技藝與智慧融合,讓施老師開創了木雕大道的經典名作。1987年起開始施老師承修為期四年的國家二級古蹟「元清觀」神輿工程。翌年(1988)亦承作木柵動物園「中華的動物-龍」長達有二丈餘的木雕工程,短短的數年間,由民間寺廟的競技職場走向政府場域的承作。
1986年起,施老師開始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執行教育廳「薪傳研習木雕課程計畫」,將栽培後進的心意化為行動。1996年更獲選為文建會「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木雕傳承老師,展開百年樹人的木雕人才培育訓練。自2000年開始,更獲致東海大學建築系、彰化師大美術系、成功大學、台南藝大等爭相禮聘為講座教席。近五年來,常駐校雲林科大文資學系授課,與師生共同交流傳統木雕技藝之美,人生木雕工藝之華。施老師更有感於木雕傳統技藝傳承以及教學的教材欠缺,便與其弟子李榮聰合著《鹿港龍山寺.天后宮木雕藝術概覽》一書,填補了國內鄉土藝術教學,以及各大學校院傳統藝術授課教材的空白。
施鎮洋半世紀餘的傳統木雕生涯,於學於教,於徒於師,甚而於公於私,都為傳統技藝投入努力不懈的心力,讓原本不易理解的廟宇木作,變成更容易親近的雕刻藝術。在木雕藝術創作上的學習過程,努力與用心,正是他今日獲得「2009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的原因。
(本報訊)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舉辦「國家工藝成就獎」為表揚終身堅持以「工藝」為志業者,包括長期從事工藝創作,技藝精湛或對於工藝材質、技法有深入研究,並致力於傳承工藝技法、培育工藝人才,對於工藝產業有特殊貢獻者,頒授「國家工藝成就獎」之國家榮銜,並得到60萬獎金,嘉許其對於「台灣工藝」的奉獻,給予肯定與尊崇。
今年為第三屆辦理,十七位資深工藝從事者經推薦或自薦參選,經過評審委員會嚴謹的入圍評定及決審會議的過程,審慎審查送件資料及熱烈討論之後,達成一致共識遴選出今年度的得獎者施鎮洋。
施鎮洋,1946年出身於台灣傳統藝術的古鎮鹿港。由於其父為當時名聞台灣的大木匠師施坤玉,在亦父亦師的耳濡目染、木雕藝術浸潤下,為國內創下「木作世家、木雕傳家」的好口碑。1956起即開始隨侍父親身旁,接觸傳統建築、廟寺雕刻等工作,期間有十五年,先後參與里港雙慈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太極恩主寺、竹山李勇廟神龕、大庒浩天宮等的第一線實戰作業,從中習得整體包工流程作業。
1979年,三十二歲之際,自立門戶成立華泰雕刻工藝中心,在業主們口碑的口耳相傳下,廟宇的承作工作便接二連三不曾間斷。1985,施老師開展了深具指標性的「鹿港施姓大宗祠神龕」承作機運,此作其大、其富、其麗、其緻、其巧等的傳統木雕藝術技藝與智慧融合,讓施老師開創了木雕大道的經典名作。1987年起開始施老師承修為期四年的國家二級古蹟「元清觀」神輿工程。翌年(1988)亦承作木柵動物園「中華的動物-龍」長達有二丈餘的木雕工程,短短的數年間,由民間寺廟的競技職場走向政府場域的承作。
1986年起,施老師開始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執行教育廳「薪傳研習木雕課程計畫」,將栽培後進的心意化為行動。1996年更獲選為文建會「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木雕傳承老師,展開百年樹人的木雕人才培育訓練。自2000年開始,更獲致東海大學建築系、彰化師大美術系、成功大學、台南藝大等爭相禮聘為講座教席。近五年來,常駐校雲林科大文資學系授課,與師生共同交流傳統木雕技藝之美,人生木雕工藝之華。施老師更有感於木雕傳統技藝傳承以及教學的教材欠缺,便與其弟子李榮聰合著《鹿港龍山寺.天后宮木雕藝術概覽》一書,填補了國內鄉土藝術教學,以及各大學校院傳統藝術授課教材的空白。
施鎮洋半世紀餘的傳統木雕生涯,於學於教,於徒於師,甚而於公於私,都為傳統技藝投入努力不懈的心力,讓原本不易理解的廟宇木作,變成更容易親近的雕刻藝術。在木雕藝術創作上的學習過程,努力與用心,正是他今日獲得「2009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的原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