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愛爾蘭

楊照強調以理解心關注全球議題


(台北訊)獨立作為一個國家,是否代表擁有絕對的自主意志?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15日「你所不知道的愛爾蘭」,主講人楊照強調,每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有其獨特的背景、文化,應該嘗試以理解的心理,千萬要避免掉入單一觀點的簡化比較模式。

為了拓展台灣年輕人的國際視野,培養深思論辯的能力,龍應台基金會2008年第一季思沙龍以「內戰」為主軸,繼關注蘇丹達佛與緬甸情勢後,以「你所不知道的愛爾蘭」為題,探究愛爾蘭的獨立之路,和十年間倏忽竄起的經濟奇蹟,全場吸引300餘人到場聆聽,前台南縣長張燦鍙也前來參與。

今(15日)天適逢愛爾蘭最重要的宗教日「St. Patrick’s Day」,楊照從這個最具象徵意義的日子切入,談及宗教對愛爾蘭生活、文化以及歷史上的絕對影響,而愛爾蘭作為西元五世紀至八世紀黑暗時代光明的遺跡代表,以深厚的文化背景,蘊育了包括葉慈、蕭伯納、貝克特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寫下《尤里西斯》的作家喬伊斯更被視為諾貝爾的遺珠,被稱為「歐洲充滿文化與靈性的島嶼」,因為文化上的豐富表現,讓愛爾蘭即使在最衰頹貧苦的日子裡,也從來不曾被世界邊緣化,愛爾蘭人永遠充滿自信與驕傲面對世界。

九○年代末愛爾蘭脫胎換骨,楊照分析與全球化有極大關聯。今天的愛爾蘭是世界電腦及軟體中心、房地產業上顯現出後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避免經歷發展過程中的的摸索與困難;1973年加入歐盟後,愛爾蘭更跳過英國,面對整個歐洲市場,開展自己的舞台;而全球化所造成的英語語言優勢,也是愛爾蘭成為美國外資大量進駐的關鍵因素之一。楊照指出,教育素質、天主教紀律、文化根基等,正是促進愛爾蘭脫離貧窮小國而崛起的因素,縱然今日教會權威已漸漸下微,但教會保留下來的知識文化及教育力量並未因此消失,愛爾蘭天主教會對其國家具有重要影響。

與會觀眾問道,愛爾蘭獨立後為何仍受英國牽制?楊照表示,獨立並不表示一個國家即可完全按照自己國家意識做選擇,尤其愛爾蘭的地理位置在英國臨歐洲大陸之後,英國為免腹背受敵,勢必對愛爾蘭多所牽制。愛爾蘭所面對的國際現實,也正反映出作為一個小國的悲哀。此外,北愛爾蘭紛爭的複雜因素也使愛爾蘭的政策空間減少,導致愛爾蘭並沒有真正能力去抗拒英國的決定,突顯英國對其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對於觀眾提及是否可以台灣是否也可以,如愛爾蘭跳過英國,而不一味寄託大陸,直接與世界接軌?楊照認為,在討論國際議題時,大家應該先空下我們自己去理解別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客觀地態度去瞭解它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答案。他提醒所有人,每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有其獨特的背景、文化,千萬要避免掉入單一觀點的簡化比較模式。

楊照強調,不同的社會、歷史各有其背景因素,從愛爾蘭崛起的經驗來看,相信歷史給我們的環境是可以改變的。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則強調,思沙龍正是為年輕人開啟一扇窗,去面對思考歷史發展所透露出來的各種課題,挑戰自己,透視人類社會不斷的改變。(恩沙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